[发明专利]基于智能吸顶灯五路与两路的共用驱动板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8042.0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3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史衍昆;赵国钢;岳平飞;黄君先;桑永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3 | 分类号: | H05K1/03;H05K1/02;H05K3/06;C08G8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王利利 |
地址: | 23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吸顶灯 共用 驱动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吸顶灯五路与两路的共用驱动板及其生产工艺,涉及驱动板领域,通过将耐热导热树脂加入至挤塑机中熔融挤出至模具中,脱模后形成耐热导热驱动板基板,在耐热导热驱动板基板表面上刻蚀导电线路,得到该基于智能吸顶灯五路与两路的共用驱动板;该耐热导热驱动板基板的耐热性能以及导热性能好,避免智能吸顶灯在使用过程中散发出的大量热量导致驱动板基板变形,且热量不易散发导致驱动板基板上的电子元件受热而损坏,耐高温的同时高效地将热量散发,从而对智能吸顶灯进行有效地保护,提升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板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智能吸顶灯五路与两路的共用驱动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智能吸顶灯的五路与两路的产品驱动可以共用,五路与两路的产品驱动只是在端子与模块存在差异,其它物料都是共用物料,五路产品需要两个端子(3P+4P),二路产品只需要一个端子(3P),让两种不同产品共用更多相同物料,让公司采购,仓储、备料、生产更能简便的流转,从而达到省力省钱的目的;
智能吸顶灯的五路与两路的产品驱动高频工作状态下电子器件产生大量热量,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使用寿命大幅度减少,此时要使智能吸顶灯在正常的温度下保持正常的工作性能,则需要添加辅助的工具,目的是帮助智能吸顶灯及元器件散热;而传统的金属材料具有很强的导热能力,可以将器件产生的热量大规模的辐射出器件本身,但是金属材料的优异导电性能始终是一个无法改变的问题,这也是限制了其在电子设备及高性能绝缘领域上无法使用的主要原因;
因此,亟需一种耐高温、易导热的基于智能吸顶灯五路与两路的共用驱动板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智能吸顶灯五路与两路的共用驱动板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将耐热导热树脂加入至挤塑机中熔融挤出至模具中,脱模后形成耐热导热驱动板基板,在耐热导热驱动板基板表面上刻蚀导电线路,得到该基于智能吸顶灯五路与两路的共用驱动板,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吸顶灯的五路与两路的产品驱动耐热性能差、不易散热导致使用寿命大幅度减少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智能吸顶灯五路与两路的共用驱动板,包括耐热导热驱动板基板以及耐热导热驱动板表面上的导电线路;
该基于智能吸顶灯五路与两路的共用驱动板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将耐热导热树脂加入至挤塑机中熔融挤出至模具中,脱模后形成耐热导热驱动板基板;
步骤二:在耐热导热驱动板基板表面上刻蚀导电线路,得到该基于智能吸顶灯五路与两路的共用驱动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热导热树脂的制备过程如下:
A1:将对氟甲苯、过氧化苯甲酰以及三乙醇胺加入至氯化反应器中,开启紫外灯,在温度为70-80℃的条件下通入氯气,恒温反应4-5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通入氮气30-60min,得到中间体1;
反应原理如下
A2:将中间体1加入至安装有搅拌器、恒压滴液漏斗以及回流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升温至80-85℃,在搅拌速率为100-300r/min的条件下边搅拌边逐滴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控制滴加速率为1滴/s,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3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将有机相在压力为2666Pa的条件下蒸馏,收集81-82℃的馏分,得到中间体2;
反应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8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