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5225.7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0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跃国;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路复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33;G06V10/20;G06V10/75;G01N21/952 |
代理公司: | 重庆律知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1 | 代理人: | 殷兴旺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编织 过程 纱线 状态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碳纤维编织设备上编织锭子的原始图像;
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得到预处理后的目标图像;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对所述纱线是否发生断裂进行识别、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对所述纱线是否发生缠绕进行识别,以及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对所述纱线是否产生纤维环进行识别;
依据识别结果获得碳纤维编织过程中的纱线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对所述纱线是否发生断裂进行识别包括:
提供一模板图像;
计算所述目标图像与所述模板图像的归一化相关系数;
设定一判断阈值,将所述归一化相关系数与所述判断阈值对比,若所述归一化相关系数小于判断阈值,则所述纱线已经发生断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目标图像与所述模板图像的归一化相关系数包括:
将所述模板图像在所述目标图像上进行连续平移,并将每次平移覆盖的区域作为选定区域;
在平移过程中对目标图像进行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遍历搜索,并计算所述模板图像中的所述选定区域与所述目标图像的归一化相关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对所述纱线是否发生缠绕进行识别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完成对所述编织锭子的导纱轮的第一次定位,所述导纱轮包括第一导纱轮和第二导纱轮;
在所述第一次定位基础上采用阈值分割、形态学运算以及特征提取进行所述导纱轮的第二次定位;
将所述第一导纱轮的所在区域和所述第二导纱轮的所在区域分别填充为第一白色区域和第二白色区域;
利用所述第一白色区域和/或所述第二白色区域内的第一灰度特征和/或第二灰度特征完成对所述纱线是否发生缠绕的判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对所述纱线是否产生纤维环进行识别包括:
绘制关于未产生纤维环图像的第一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所述第一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包括第一水平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和第一垂直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
绘制关于所述目标图像的第二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所述第二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包括第二水平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和第二垂直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
将所述第一水平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与所述第二水平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作差,以及将第一垂直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与所述第二垂直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作差;
根据第一水平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与所述第二水平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作差的结果,以及根据第一垂直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与所述第二垂直像素灰度值投影曲线作差的结果完成对所述纱线是否产生纤维环的判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纱线产生纤维环,则对所述纤维环的宽度进行提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纤维环的宽度大于预设值,则控制所述碳纤维编织设备停止工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编织过程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碳纤维编织设备上编织锭子的原始图像包括:
提供一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出射预设强度的光束,且至少部分所述光束照射在所述编织锭子上;
提供一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所述光束照射在所述编织锭子上后,获取所述编织锭子的原始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路复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云路复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52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