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茶制备用间歇性的摇青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2095.1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柯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兰山雪眉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8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2142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制备 间歇性 青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茶制备用间歇性的摇青工艺,包括在温湿度平衡的摇青工作室内,通过加湿器增加室内的湿度,通过空调和摇青机自带烘气机的配合调节室内温度,再通过自设计的摇青机配合进行间歇性摇青。通过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使得发酵茶在摇青过程中能够保持活性,同时多次对茶叶的养分进行再分配,以进一步提高摇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茶制备用间歇性的摇青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酵茶制备,如乌龙茶的摇青制备采用的工艺手段均为持续摇青,如:
专利2017103482230高香乌龙茶的制备方法,对应的摇青工艺为:对摊青叶进行三次摇青处理,每次间隔1~3h,摇青结束后摇青叶出现明显香气。
专利2019113753384花香型红茶生产加工方法,对应的摇青工艺为:通过摇青转速为10~40r/min的摇青模块由轻到重进行摇青。
可见,两个专利的摇青工序均为连续性的摇青,但是采用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在摇青过程中,由于叶片不停被摩擦,茶叶会产生部分蜷曲,发生蜷曲后的茶叶叶脉间养分输送被蜷曲处的弯折阻隔,想要进一步的养分分配,要么进行长时间的摇青,要么对蜷曲后的茶叶进行进一步的蜷曲,这就需要加大摇青力度,但随着力度的加大,茶叶的叶脉会被破坏甚至茶叶破碎,导致茶叶整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其整体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发酵茶制备采用连续性摇青,叶片水分分布不均导致茶叶整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其整体性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酵茶制备用间歇性的摇青工艺,包括应用于该摇青工艺的温湿度平衡工作室,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一步骤得到的茶叶转移至位于温湿度平衡工作室内的自制摇青机的头部;
2)打开自制摇青机,并进行间歇性摇青,摇青过程中通过温湿度平衡工作室控制温度和湿度;
3)在自制摇青机的尾部开口下方设置茶叶收集框,随着自制摇青机的运行,被摇青的茶叶自动转移至尾部,并被收集在茶叶收集框中。
采用自制的摇青机,通过头部加入,自动从摇青筒尾部出料,使得摇青的进程从时间进程改善为结果进程,这样,我们就可以设定摇青筒的长度以对应不同种类的茶叶,比如乌龙茶,由于是半发酵茶,所以摇青的工序会相对较短,采用的摇青筒的长度就会短于红茶所采用的摇青筒的长度,而非仅仅局限于对比文件摇青3~5h的具体实现,我们以结果为导向,设定摇青筒的长度,根据间歇的时间,就可以得到对应品种茶叶的摇青成品。
创造性的提出间歇性摇青的概念,通过短时间的摇青配合短时间的暂停,使得茶叶的叶脉增加了展开的时间,此时再摇青,就相当于进行了营养再分配的过程,使得茶叶主叶脉及支脉的营养能够更好的输送到叶片中,最终形成馥郁芬芳的茶叶。
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平衡工作室包括工作室,工作室的墙面和顶面敷设了木板,地面为水泥地面,地面上设置自带烘气机的自制摇青机,地面还设置了至少一台加湿器,加湿器的出气口连接竖向设置的竖向管路,竖向管路延伸至靠近工作室顶的位置连接覆盖了对应于地面安放了摇青机区域正上方的工作室顶部的管路网,管路网中管路的下表面均匀设置了通气孔。
通过工作室的配合,使得摇青的整个过程能够在目标温度和适当的湿度范围内进行,以得到近似于明前或其他特定环境下的产品,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当工作室内温度低于目标温度不超过10%时,打开自制摇青机自带的烘气机对自制摇青机内的空间供热。
由于温度差较小,通过自带的烘气机供热即可,可以省电,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兰山雪眉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兰山雪眉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2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