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圆偏振荧光的手性纳米棒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5452.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胥传来;陈丽静;马伟;匡华;徐丽广;孙茂忠;郝昌龙;刘丽强;吴晓玲;宋珊珊;胡拥明;吴爱红;胥欣欣;郭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8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偏振 荧光 手性 纳米 | ||
1.一种具有圆偏振荧光的手性纳米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纳米棒膜由至少2个叠层依次根据顺时针或逆时针交错叠加构成;所述叠层由单层纳米棒膜或至少2个单层纳米棒膜同方向叠加形成;组装形成单层纳米棒膜的纳米棒为CdS、CdSe、CdTe或CdSe/CdS;所述纳米棒的直径为4~6nm,长度为30~200nm;
所述手性纳米棒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棒分散于正己烷中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滴加至拉膜机槽中的乙二醇或超纯水表面;分散液滴加至水相中的量为0.2~1mL;所述分散液中纳米棒的浓度为3~10mg/mL;
(2)将滑障以预设速度从两边向中间压缩,压缩至预设表面压,在水相表面形成单层纳米棒膜;所述预设速度为0.5~1.5mm/s;所述预设表面压为10~50mN/m;
(3)采用水平成膜方式,将单层纳米棒膜转移至载体上,烘干;
(4)重复步骤(1)~(3)操作进行成膜、转移、烘干,制备至少2个叠层并依次根据顺时针或逆时针交错叠加,得到所述具有圆偏振荧光的手性纳米棒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圆偏振荧光的手性纳米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中单层纳米棒膜的层数为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圆偏振荧光的手性纳米棒膜,其特征在于,上下叠层间的交错角为θ,0°θ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圆偏振荧光的手性纳米棒膜,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5~70℃;所述烘干的时间为2~6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圆偏振荧光的手性纳米棒膜,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叠层的制备具体为:将单层纳米棒膜以相同角度转移至载体覆膜面,重复操作至预设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54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