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5164.6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6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继敏;张晓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可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51 | 分类号: | H04M3/51;H04M3/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窦军雷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语音 交互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讯连接且实现语音信息交互的用户终端(1)和人工语音终端(2);
与人工语音终端(2)实现语音信息交互的智能语音机器人(3),智能语音机器人(3)对接收的语音进行用户意图分析,生成回复语音并传输至人工语音终端(2);
人工语音终端(2)还设置机器人耳麦单元(4),用于监控人工语音终端(2),分析用户终端(1)发送的语音A,对语音A的音频流通过音频编码技术流化并封装成智能语音机器人(3)可接收的语音B;或是接收智能语音机器人(3)发送的语音C,对语音C的音频流通过音频编码技术流化并封装成用户终端(1)可接收的语音D;人工语音终端(2)将语音D发送至用户终端(1);
机器人耳麦单元与人工语音终端(2)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耳麦单元(4)包括
语音监测模块(41),用于监测人工语音终端(2)是否有语音A输入;
第一编码模块(42),用于对语音监测模块(41)监测到的语音A的音频流进行编码成语音B;
通讯模块(43),用于实现与用户终端(1)和智能语音机器人(3)之间语音通讯;
语音发送模块(44),将语音B发送至智能语音机器人(3),或是将语音D发送至用户终端(1);
语音接收模块(45)用于接收语音监测模块(41)监控到的语音A或智能语音机器人(3)反馈的语音C;
第二编码模块(49)用于对智能语音机器人(3)反馈的语音C的音频流进行编码成语音D;
语音发送模块(44)用于将语音B发送至智能语音机器人(3)或将语音D发送至用户终端(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智能语音机器人(3)包括语音接收单元(31),语音分析单元(32),通讯单元(34),及与语音分析单元(32)索引连接的话术库(33);
语音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人工语音终端(2)发送的语音B;
语音分析单元(32)用于解析语音B的语义,并根据语义在话术库(33)获取对应的话术形成语音C,语音C通过通讯单元(34)发送返回人工语音终端(2)的语音接收模块(45)。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耳麦单元(4)还包括
呼叫模块(46)及报警模块(48);
智能语音机器人(3)还包括与呼叫模块(46)对应设置的呼叫响应单元(35);
呼叫模块(46)用于当有语音A输入时向智能语音机器人(3)发送提示信息,确定智能语音机器人(3)是否在线且可收语音,当智能语音机器人(3)接收到提示信息后通过呼叫响应单元(35)返回响应信息至语音接收模块(45),则语音发送模块(44)将语音B发送至智能语音机器人(3);若语音接收模块(45)在设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呼叫响应单元35返回响应信息,则报警模块(48)将发出警报提示人工坐席。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
人工语音终端(2)还设置人工坐席用于控制机器人耳麦单元(4)是否全程介入语音互换过程的开关控制单元(5);
当人工坐席通过开关控制单元(5)关闭机器人耳麦单元(4)时,系统切换到人工语音模式,由人工坐席与用户语音对话;当人工坐席通过开关控制单元(5)打开机器人耳麦单元(4)时,切换到机器人语音模式,由智能语音机器人(3)接入系统完成语音处理及对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可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百可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51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