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4643.6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凡;许志伟;魏奇章;陈烙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K9/12 | 分类号: | F02K9/12;F02K9/28;F02K9/9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646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装填 式单室双推 固体 火箭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包括点火器、连接管座、第一密封垫、点火药盒、壳体组件、弹簧件、药柱组件、紧定螺钉、挡药板、第二密封垫、喷管组件。本发明在完成单室双推功能的基础上,完全避免了采用复合推进剂浇铸时,不同燃速推进剂接触界面之间可能存在脱粘的问题。同时,在装药数量恒定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不同燃速药柱间的数量比例,可以实现高、低推力之间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
背景技术
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可以实现同一台火箭发动机工作时,产生至少2个不同的推力平台段,作用于目标物上,可形成不同的速度-时间曲线组合,完成预定功能。
目前,常用的单室双推固体火箭设计时往往采用复合推进剂,通过药型设计后,采用不同燃速推进剂的进行浇铸。工作时,高燃速推进剂先燃烧,产生较大推力时间段,低燃速推进剂工作时间较长,产生较小推力时间段。尽管该种设计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单室双推的设计需求,但是,由于不同燃速推进剂受温度影响的收缩特性不一致,且两者之间存在固定界面,故该种设计方式存在药柱结合面脱粘的隐患。结合面脱粘会导致发动机工作性能产生明显偏差,这是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故障之一。导致这种隐患出现的影响因素很多,环境温度变化、药柱浇铸工艺及药柱间应力释放等,这些都不可能仅仅通过出厂检测避免,有可能在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逐渐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非电传爆组件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在完成单室双推功能的基础上,完全避免了采用复合推进剂浇铸时,不同燃速推进剂接触界面之间可能存在脱粘的问题。同时,在装药数量恒定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不同燃速药柱间的数量比例,可以实现高、低推力之间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包括点火器(1)、连接管座(2)、第一密封垫(3)、点火药盒(4)、壳体组件(5)、弹簧件(6)、药柱组件(7)、紧定螺钉(8)、挡药板(9)、第二密封垫(10)、喷管组件(11);
点火药盒(4)位于壳体组件(5)封头处,轴向通过弹簧件(6)压紧,径向通过壳体组件(5)内孔台阶定位;弹簧件(6)支腿压在点火药盒(4)支架上,轴向尺寸可部分压缩调整,径向通过弹簧件(6)外径与壳体组件(5)内径定位;药柱组件(7)的一端放置在弹簧件(6)平面上,轴向另一端通过挡药板(9)压紧,径向通过壳体组件(5)内孔定位;挡药板(9)与药柱组件(7)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导流槽,另一面通过喷管组件(11)压紧,径向通过壳体组件(5)内孔定位;喷管组件(11)通过螺纹与壳体组件(5)联接并拧紧到位,第二密封垫(10)用于喷管组件(11)与壳体组件(5)之间的密封;连接管座(2)通过螺纹与壳体组件(5)远离喷管端联接并拧紧到位,第一密封垫(3)用于连接管座(2)与壳体组件(5)之间的密封;点火器(1)通过螺纹与连接管座(2)联接并拧紧到位;
所述药柱组件(7)又包括低燃速药柱(12)和高燃速药柱(13);低燃速药柱(12)和高燃速药柱(13)均为双基体系推进剂,外形均为圆柱状结构,外形尺寸均保持一致,燃速不一致;低燃速药柱(12)和高燃速药柱(13)按设计要求完成排布后组成药柱组件(7),药柱组件(7)外表面上用棉带捆扎,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固体小火箭装配过程中,药柱组件(7)放入壳体组件(5)内时,其与弹簧件(6)及挡药板(9)无方向性要求。
进一步的,高燃速药柱(13)对称分布,组合成不同燃速混合自由装填式小火箭,工作时间段内形成初始大推力,末尾小推力的推力形式,大推力和小推力之间的差值,取决于两种药柱的燃速和比冲,两者差异越大,产生的推力差越大。
进一步的,药柱组件(7)的排布形式包括7药柱形式以及19药柱形式,其中,7根药柱装填时有4种分布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湿式催化氧化与蒸发结晶技术处理废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大电流放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