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4643.6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凡;许志伟;魏奇章;陈烙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K9/12 | 分类号: | F02K9/12;F02K9/28;F02K9/9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646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装填 式单室双推 固体 火箭 结构 | ||
1.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点火器(1)、连接管座(2)、第一密封垫(3)、点火药盒(4)、壳体组件(5)、弹簧件(6)、药柱组件(7)、紧定螺钉(8)、挡药板(9)、第二密封垫(10)、喷管组件(11);
点火药盒(4)位于壳体组件(5)封头处,轴向通过弹簧件(6)压紧,径向通过壳体组件(5)内孔台阶定位;弹簧件(6)支腿压在点火药盒(4)支架上,轴向尺寸可部分压缩调整,径向通过弹簧件(6)外径与壳体组件(5)内径定位;药柱组件(7)的一端放置在弹簧件(6)平面上,轴向另一端通过挡药板(9)压紧,径向通过壳体组件(5)内孔定位;挡药板(9)与药柱组件(7)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导流槽,另一面通过喷管组件(11)压紧,径向通过壳体组件(5)内孔定位;喷管组件(11)通过螺纹与壳体组件(5)联接并拧紧到位,第二密封垫(10)用于喷管组件(11)与壳体组件(5)之间的密封;连接管座(2)通过螺纹与壳体组件(5)远离喷管端联接并拧紧到位,第一密封垫(3)用于连接管座(2)与壳体组件(5)之间的密封;点火器(1)通过螺纹与连接管座(2)联接并拧紧到位;
所述药柱组件(7)又包括低燃速药柱(12)和高燃速药柱(13);低燃速药柱(12)和高燃速药柱(13)均为双基体系推进剂,外形均为圆柱状结构,外形尺寸均保持一致,燃速不一致;低燃速药柱(12)和高燃速药柱(13)按设计要求完成排布后组成药柱组件(7),药柱组件(7)外表面上用棉带捆扎,形成一个整体;
药柱排布包括两种,一种排布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药柱的轴线与壳体组件(5)的轴线重合,外层药柱分布在内层药柱的周围且构成圆环状;
另一种排布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内层药柱的轴线与壳体组件(5)的轴线重合,中间层药柱分布在内层药柱的周围且构成圆环状;外层药柱分布在中间层药柱的外侧且构成圆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其特征在于:固体小火箭装配过程中,药柱组件(7)放入壳体组件(5)内时,其与弹簧件(6)及挡药板(9)无方向性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其特征在于:高燃速药柱(13)对称分布,组合成不同燃速混合自由装填式小火箭,工作时间段内形成初始大推力,末尾小推力的推力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其特征在于:药柱组件(7)的排布形式包括7药柱形式以及19药柱形式,其中,7根药柱装填时有4种分布形式:
第一种分布形式:内层1根为高燃速药柱、外层6根为低燃速药柱;
第二种分布形式:内层1根为低燃速药柱、外层2根高燃速药柱和4根低燃速药柱,2根高燃速药柱对称分布;
第三种分布形式:内层1根为低燃速药柱、外层3根高燃速药柱和3根低燃速药柱,3根高燃速药柱均匀分布;
第四种分布形式:内层1根为高燃速药柱、外层3根高燃速药柱和3根低燃速药柱,3根高燃速药柱均匀分布;
19药柱装填时有3种分布形式:
第一种分布形式:共分三层,内层为1根低燃速药柱、中间层为6根低燃速药柱、最外层中有4根对称分布的高燃速药柱、
第二种分布形式:共分三层,内层为1根低燃速药柱、中间层为6根低燃速药柱、最外层中有6根均匀分布的高燃速药柱;
第三种分布形式:共分三层,内层为1根低燃速药柱、中间层为6根低燃速药柱、最外层8根高燃速药柱,两根高燃速药柱相邻设置为一组,最外层4组高燃速药柱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其特征在于:低燃速药柱(12)和高燃速药柱(13)工作的稳定平台段范围有重合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装填式单室双推固体小火箭结构,其特征在于:低燃速药柱(12)和高燃速药柱(13)面喉比选择范围要求对应壳体组件(5)压力均大于高、低燃速药柱的最低临界压力,小于高燃速药柱(13)推荐平衡段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6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湿式催化氧化与蒸发结晶技术处理废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大电流放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