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网联测试装备线控底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4497.7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森;郭蓬;曹展;戎辉;李洪亮;车云龙;何佳;王梦丹;郑雪龙;武振江;刘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L7/00;B60L15/20;B60G11/16;B62D5/04;B62D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石倩倩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联测 试装 备线控 底盘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测试装备线控底盘系统,包括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包括轮毂电机,驱动系统通过控制轮毂电机实现驱动;所述制动系统通过控制轮毂电机的转速、扭矩实现制动功能;所述悬架系统包括前轮悬架和后轮悬架,前轮悬架系统与前轮的转向系统集成为一体,后轮的悬架系统安装在车轮支撑轴与车身支架之间。本发明有益效果:线控底盘取消了大量机械连接装置及液压辅助装置,有助于减少测试装备的体积和重量,降低测试装备的能量损耗和成本维护,提升测试装备的安全性和敏捷性,更好地满足自动驾驶测试项目的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控底盘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网联测试装备线控底盘系统。
背景技术
线控底盘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石。从自动驾驶系统分工来看,共分为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部分,其中底盘系统属于自动驾驶中的“执行”机构,是最终实现自动驾驶的核心功能模块。自动驾驶的实现,离不开底盘执行机构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执行,以达到和上层的感知和决策的高度协同。
在自动驾驶测试装备方面,线控底盘取消了大量机械连接装置及液压辅助装置,有助于减少测试装备的体积和重量,降低测试装备的能量损耗和成本维护,提升测试装备的安全性和敏捷性,更好地满足自动驾驶测试项目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智能网联测试装备线控底盘系统,用于满足智能网联测试装备驱动、转向、制动等功能,进而满足测试装备承载测试目标物,完成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测试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智能网联测试装备线控底盘系统,包括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包括轮毂电机,驱动系统通过控制轮毂电机实现驱动;
所述制动系统通过控制轮毂电机的转速、扭矩实现制动功能;
所述悬架系统包括前轮悬架和后轮悬架,前轮悬架系统与前轮的转向系统集成为一体,后轮的悬架系统安装在车轮支撑轴与车身支架之间。
进一步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圆柱体,转向圆柱体为底部具有开口的柱状结构;
转向圆柱体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位于第二柱体上方,第一柱体的直径小于第二柱体的直径,第二柱体底部具有开口;
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内部具有容纳空腔,第一柱体的内部容纳空腔与第二柱体的内部容纳空腔内部连通;
还包括车轮支撑轴,轮毂电机通过车轮支撑轴安装在转向圆柱体下方。
进一步的,车轮支撑轴与转向圆柱体之间还设置有悬架弹簧,悬架弹簧顶部嵌入第一柱体的内部容纳空腔内,底部设置在第二柱体的内部容纳空腔内;
转向圆柱体侧壁设置有容纳开口,容纳开口呈纵向贯通转向圆柱体的侧壁设置;
车轮支撑轴通过容纳开口插入至转向圆柱体的侧壁内;
悬架弹簧的下表面向下顶紧车轮支撑轴的上表面;
车轮支撑轴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底座,车轮支撑轴通过固定底座把合在转向圆柱体底部。
进一步的,车轮支撑轴上还设置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相对于车轮支撑轴垂直设置;
容纳开口设置有多个,车轮支撑轴和紧固螺栓均通过容纳开口插入至转向圆柱体的侧壁内。
进一步的,转向圆柱体底部设置有多个连接板,相邻连接板之间形成便于车轮支撑轴和紧固螺栓通过的容纳开口,固定底座从转向圆柱体的下方开口插入,与连接板把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