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摄像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2894.0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9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巍;祝预冲;张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舜宇智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5K1/02;H05K3/28;H05K3/36;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泰水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6 | 代理人: | 王志远;葛春燕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硬 结合 线路板 及其 制作方法 以及 摄像 模组 | ||
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由至少1个软性线路板和至少1个硬性线路板粘接而成,所述软性线路板和所述硬性线路板分别具有导电图案,所述软硬结合线路板包含软硬结合区域和软性区域,所述软硬结合区域是同时具有软性线路板和硬性线路板的区域,所述软性区域是仅具有软性线路板的区域,在所述软性线路板上贴附有用于保护导电图案的覆盖膜,在所述软性区域,所述覆盖膜覆盖所述软性区域的全部,在所述软硬结合区域,所述覆盖膜部分地缺失,从而在所述软硬结合区域形成覆盖区域和缺失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改善温漂的软硬结合线路板、软硬结合线路板的制作方法、以及使用该软硬结合线路板的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在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中,已经广泛应用了测距用或监控用的摄像模组。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的普及,车载摄像模组作为汽车的视觉系统,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提高。此外,在室内监控、便携通信设备等领域中,对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车载摄像模组中,镜头与镜座通过螺纹连接或粘接进行装配,而镜座与线路板之间通过粘接进行装配。这种情况下,特别是镜座与线路板之间的装配,由于采用了粘接工艺,在高温\低温等环境下,其成像质量的稳定性成为问题。这是因为,由于线路板本身的热胀冷缩特性,当线路板受热膨胀时,会导致镜座及镜头的Z轴方向的位移。此外,除环境温度的影响外,线路板在长时间通电工作下也容易受热变形。线路板的受热膨胀会导致成像焦点偏移、进而成像质量变差,即所谓的成像温漂。
在摄像模组中,通常采用软硬结合线路板。软硬结合线路板是同时包含了相互连接的软性线路板和硬性线路板的线路板结构,既具有软性线路板的挠性,又具有硬性线路板的硬度。在软硬结合线路板的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在软性线路板的上下粘合硬性线路板的结构,软性线路板部分和硬性线路板部分通过通孔、埋孔、盲孔等连接导通。根据需要,在软性线路板和硬性线路板上设置有多个覆盖膜。通常情况下,在软性线路板和硬性线路板的几乎整面都设置有覆盖膜。该覆盖膜用于保护软性线路板和硬性线路板上的导电图案。
对于成像温漂,虽然能够通过计算机算法在后期对图像进行补偿和校正,但由于镜座与线路板之间是面接触,膨胀隆起的部位和程度均难以预测,温漂的补偿仍然较为困难。摄像模组已经进入了高像素、微体积的时代,有效地抑制温漂、确保成像质量日益成为课题。
此外,以往的软硬结合板需要在软性线路板的上及/或下逐层粘合硬性线路板的各层材料,制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温漂的软硬结合线路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为,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由至少1个软性线路板和至少1个硬性线路板粘接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性线路板和所述硬性线路板分别具有导电图案,
所述软硬结合线路板包含软硬结合区域和软性区域,所述软硬结合区域是同时具有所述软性线路板和所述硬性线路板的区域,所述软性区域是仅具有所述软性线路板的区域,
在所述软性线路板和所述硬性线路板上贴附有用于保护所述导电图案的覆盖膜,
在所述软性线路板上,在所述软性区域,所述覆盖膜覆盖所述软性区域的全部,在所述软硬结合区域,所述覆盖膜部分地缺失,从而在所述软硬结合区域形成覆盖区域和缺失区域。
根据前述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避免软硬结合线路板中的覆盖膜、特别是软性线路板的覆盖膜的受热膨胀所导致的温漂。
此外,优选为,所述软硬结合线路板由分别制作的所述软性线路和所述硬性线路板粘合而成。
根据前述的技术方案,能够同时制作软性线路板和硬性线路板,极大地提高了软硬结合线路板的制作效率。
此外,优选为,所述软性线路板具备:
第1基底层,具有相对的第1表面和第2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舜宇智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舜宇智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2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