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管道监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2518.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5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院金彪;陈露露;苗水清;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万飞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B64C39/02;G06Q50/06;F17D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管道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管道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巡检无人机,用于采集待巡检油气管道的现场信息;若干地面监控设备分别用于获取地面监控设备所在区域的待巡检待巡检油气管道的现场信息;智能分析终端,用于对待巡检油气管道的现场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得到风险识别结果;流媒体服务器,用于对风险识别结果进行实时转发;系统服务器,用于实时拉取风险识别结果;管理中心,调用系统服务器实时拉取的风险识别结果,根据风险识别结果,生成应急指令;应急中心,用于响应应急指令,生成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及应急预案;本发明确保了信息采集录入的及时性,数据整理难度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管道巡护的协同合作快速应变能力和巡检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管道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管道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管道的日常修检工作是管道运输领域的难点,巡线工作需要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管线造成的损坏、人为的对管道的破坏、设备老化情况及附属设备运行情况等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上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处理;目前,常用的巡检手段包括人工巡检,由于油气管线距离较长,环境复杂;同时,现有的人工巡检过程信息采集不及时,数据管理难度大,导致巡检成本较高,且巡检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管道监控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油气管道巡检过程信息采集录入不及时,数据整理难度较大,实现数字化管理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管道监控系统,包括巡检无人机、若干地面监控设备、智能分析终端、流媒体服务器、系统服务器、管理中心及应急中心;
巡检无人机,用于根据预设指令或自主巡航,沿待巡检油气管道线路运动,采集待巡检油气管道的现场信息,并传送至智能分析终端;
若干地面监控设备沿待巡检油气管道线路均匀布设,分别用于获取地面监控设备所在区域的待巡检待巡检油气管道的现场信息,并传送至智能分析终端;
智能分析终端,用于对巡检无人机及地面监控设备回传的待巡检油气管道的现场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得到风险识别结果,并传送风险识别结果至流媒体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用于对风险识别结果进行实时转发至用户;
系统服务器,用于实时拉取风险识别结果,并提供数据接口;
管理中心,调用系统服务器实时拉取的风险识别结果,并根据风险识别结果,生成应急指令,并传送至应急中心;
应急中心,用于响应应急指令,生成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及应急预案。
进一步的,巡检无人机搭载有机载设备,机载设备包括工业双光吊舱及图像传输模块;工业双光吊舱的输出端与图像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图像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分析终端相连;工业双光吊舱,用于采集待巡检油气管道的现场信息;图像传输模块,用于将工业双光吊舱采集的待巡检油气管道的现场信息传输至智能分析终端。
进一步的,图像传输模块采用1.3-1.5GHz图传设备。
进一步的,巡检无人机还搭载有无人机喊话器,无人机喊话器通过4G链路与管理中心远程连接。
进一步的,地面监控设备通过4G/5G通信网络或自组网络方式与智能分析终端连接;地面监控设备采用二自由度摄像头或三轴吊舱。
进一步的,智能分析终端包括GPU图像加速模块、目标检测模型模块及通信模块;
GPU图像加速模块,用于对待巡检油气管道的现场信息进行加速处理,得到加速处理后的现场信息图像;
目标检测模块,用于采用目标检测算法或深度学习算法,进行风险目标识别,得到风险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万飞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万飞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2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