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器中导热板的外圆自动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0908.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0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东;黄华东;李雄伟;程钢;谭海龙;李雄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B23K37/047;B23K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路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导热 自动 焊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中导热板的外圆自动焊接机,其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并用于对若干片导热板定位和带动其旋转的转动机构、设置于转动机构旁侧并用于支撑导热板的承载机构、设置于转动机构旁侧并用于对导热板进行焊接的自动焊接机构及安装于机架上并用于驱动自动焊接机构移动的XYZ三轴移动模组,转动机构包括有用于安装定位若干个导热板的夹具组件及设置于承载机构两端并用于夹紧驱动夹具组件带动导热板旋转的旋转台和移动夹紧台,夹具组件包括有两根并列穿过导热板并相对该导热板中心对称的支撑杆及套设于支撑杆上并用于夹紧导热板的卡盘和板片夹盘,旋转台与卡盘对接卡紧并驱动其旋转,支撑杆一端安装于移动夹紧台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极高,并能够时刻对换热器导热板组中相对的导热板外圆边缘进行滚动式限位,以致焊枪能够稳定进行焊接,且焊接效果显著、工作效率高的一种换热器导热板的外圆自动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热器以板壳式换热器为主导,板壳式换热器一般包括一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换热芯,该换热芯包括多组由两块导热板焊接而成的导热板组配合构成,其中,每两片导热板叠加,导热板的波纹凸起应对应,即波峰对波峰进行全焊接,且相对应的圆孔边缘通过全焊接组合形成所述导热板组,其中该导热板组内部形成有多个波纹间隙;然后,分别将两组导热板组的外沿焊接在一起,这样导热板的间壁形成波纹间隙,形成导热板束。将导热板束的前后两端焊接在一头板和尾板之间,构成整体式换热芯,该换热芯插入壳体内,并固定以组装形成完整的板壳式换热器。
传统的导热板焊接方式采用人工手动焊接,在具体焊接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人工手动将两块导热板对应放置好,其中,两块导热板中的圆孔相对应;此时通过人工手动使用焊枪沿着两块导热板中圆孔的边缘实现焊接,形成一导热板组;然后将两组导热板组的外圆对应,此时通过人工手动使用焊枪沿着两导热板组的外圆实现焊接,经多组焊接后,形成导热板束。
在针对导热板组(两块导热板)之间的外圆进行焊接时,由于上述的传统的焊接方式定位不准确,以致使在焊接过程中会出现导热板组之间的外圆出现偏离,或上出现开口张开较大的间隙,导致焊接过程十分困难,且焊接效果极差,令焊接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大打折扣,还可能会出现无法焊接或虚焊的现象。另外,上述的传统的焊接方式基本都是采用人工操作,由于换热芯的焊接工艺需求精度更高,而人工操作则会产生极大的人为误差,焊接效果极差,导致需要多次返工,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器中导热板的外圆自动焊接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换热器中导热板的外圆自动焊接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对若干片导热板定位和带动其旋转的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机构旁侧并用于支撑所述导热板的承载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机构旁侧并用于对所述导热板进行焊接的自动焊接机构及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自动焊接机构移动的XYZ三轴移动模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用于安装定位若干个所述导热板的夹具组件及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两端并用于夹紧驱动所述夹具组件带动所述导热板旋转的旋转台和移动夹紧台,所述夹具组件包括有至少两根并列穿过所述导热板并相对该导热板中心对称的支撑杆及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并用于夹紧所述导热板的卡盘和板片夹盘,所述旋转台与所述卡盘对接卡紧并驱动其旋转,所述支撑杆一端安装于所述移动夹紧台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夹紧台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夹紧台向所述旋转台靠拢或远离以便于拆装所述夹具组件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夹紧台旁侧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板片夹盘移动夹紧所述导热板并将所述卡盘卡接到所述旋转台上的顶针模组,所述旋转台旁侧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卡盘脱离所述旋转台的第三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0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