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追尾撞击小车底盘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9575.4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蔡亦潜;黄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0R21/013;B60R2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罗斯青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追尾 撞击 小车 底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追尾撞击小车底盘,包括底盘、防护架和防护钢板,还包括缓震器和控制器,所述底盘的头端和尾端均焊接连接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外侧设有对应的防护钢板,所述防护钢板与防护架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布设有缓震器,所述缓震器包括内杆、套缸和弹簧,所述缓震器还包括前端安装块、尾端安装块和盖块,所述底盘顶部通过螺栓装配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有处理器、存储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距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防护钢板上分布开设有探测孔,所述距离传感器分布装配于防护钢板中部的探测孔上,所述防护钢板两侧的探测孔上装配有红外摄像头。本发明能够由物理和智能预警双方面增加人员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追尾撞击小车底盘。
背景技术
在汽车架设中,汽车底盘是整体车体的重要支撑机构,同时也是外冲撞击时主要的抗冲击部件。
目前的汽车底盘在使用时,其缺乏优异的物理抗冲击和缓压机构,使得底盘在出现追尾和被追尾时,会轻易出现变形现象,使驾驶人员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并没有智能化的预警和能够脱离撞击危害的辅助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追尾撞击小车底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追尾撞击小车底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追尾撞击小车底盘,包括底盘、防护架和防护钢板,还包括缓震器和控制器,所述底盘的头端和尾端均焊接连接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外侧设有对应的防护钢板,所述防护钢板与防护架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布设有缓震器,所述缓震器包括内杆、套缸和弹簧,所述缓震器还包括前端安装块、尾端安装块和盖块,所述底盘顶部通过螺栓装配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有处理器、存储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距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防护钢板上分布开设有探测孔,所述距离传感器分布装配于防护钢板中部的探测孔上,所述防护钢板两侧的探测孔上装配有红外摄像头,所述底盘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架内侧通过螺栓分布安装有毫米波雷达和微波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和微波雷达的探测端分别装配于防护架外围,所述红外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微波雷达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两侧的前端和尾端分别设有左轮和右轮,所述左轮和右轮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座与底盘底部两侧安装连接,所述左轮和右轮的转动轴上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上分布通过键销卡接有对应的传动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传动齿通过传动链与底盘的左轮的传动齿套设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动齿通过传动链与底盘的右轮的传动齿套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输出端与存储模块和网络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网络模块包括蓝牙模块、5G模块和无线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安装块与内杆焊接连接,所述尾端安装块与套缸尾端焊接连接,所述内杆一端插设于套缸内,所述弹簧套设于内杆和套缸外围,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前端安装块和尾端安装块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尾端安装块与盖块内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前端安装块、尾端安装块和盖块上分布开设有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探测端嵌装于尾端安装块与盖块的安装槽内,所述缓震器两端的螺纹孔分别通过螺栓与对应的防护架和防护钢板安装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架包括支撑立杆、上支撑框和下支撑框,所述支撑立杆位于上支撑框与下支撑框之间,所述支撑立杆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框和下支撑框焊接连接,所述上支撑框和下支撑框内部的框架呈三角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9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车站建设混凝土浇筑布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变足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