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缩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0749.0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1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向识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江市湘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18;A23F3/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丁茂林 |
地址: | 41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茶饮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缩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其先将采摘的茶叶鲜叶平摊到网面支架上自然晾晒后送至热烘箱内进行灭酶定香处理;灭酶定香后的茶叶保持20~30min后取出进行杀青,杀青完成后进行两次揉捻操作,其第一次揉捻操作为两段式热揉捻,而第二次揉捻操作为恒温低温揉捻,并在两次揉捻操作之间通过热蒸汽对茶叶进行一次表面回潮处理;揉捻完成后的茶叶干燥后制得茶叶,将制得的茶叶加水后一并投入超声波提取设备进行超声辅助提取茶汤,并将提取后的茶汤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茶饮料,灭菌后密封封装于容器中。本发明制得的浓缩茶饮料能对低品质春茶以及夏秋茶进行高效利用,方便饮用的同时也能作为奶茶等茶饮料的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缩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作为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其内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醒脑提神,利尿解乏,缓解疲劳,抗衰老的作用,在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般认为,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春茶品质较高;但在夏秋季绿茶以及春茶采摘过程中的一些粗老的低品级茶中,茶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合成显著增加,氨基酸、维生素的比例会明显降低,直接导致加工完成后绿茶的滋味苦涩,鲜味不足,品质低下,需要进行进行去苦涩化处理。但现有技术中的茶叶去苦涩化处理不管方式如何,其原理都是将绿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进行浸出、中和或者转化处理,这样会导致茶叶出现营养物质降低,汤色偏暗、香气短的缺陷。
而随着茶饮料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产品市场定位的不断细化,也有利用茶品香味和掺加甜味剂或其他调味剂的方式来降低茶饮料或其他茶食品的苦涩味,提升上述低品级茶以及夏秋茶口感的,如将其做成奶茶、浓缩茶饮料的方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的,但实际加工中,上述方法仍不能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品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浓缩茶饮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浓缩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选取采摘的茶叶鲜叶作为原料,除去非茶杂质,将茶叶平摊到网面支架上,将茶叶的含水量自然晾晒至65~70%;然后送至热烘箱内进行灭酶定香处理10~15min,灭酶定香期间利用热风机在网面支架下部均匀吹热风,控制热烘箱的设定温度为220~250℃,热风机的吹出热风低于热烘箱设定温度10~15℃。
S2待热烘箱自然降温至80~85℃时开启保温将灭酶定香后的茶叶保持20~30min,然后取出直接投入嫩芽杀青机进行杀青,杀青完成后进行第一次揉捻,第一次揉捻时控制揉捻温度为120~140℃,揉捻5~8min,然后降温至70~80℃,揉捻10~15min。
S3第一次揉捻完成后将揉捻叶平摊,通入热蒸汽进行表面回潮,保持热蒸汽通入时长为50~90S,然后进行第二次揉捻,揉捻时控制揉捻温度为20~25℃,揉捻时长为40~60min。
S4揉捻完成后将揉捻完成的茶叶干燥至含水量5%以下即得茶叶。
S5按每10g茶叶加水700~1200ml的标准加入80~90℃的热水,一并投入超声波提取设备进行超声辅助提取,然后将超声波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5~1/10,即得到浓缩茶饮料。
S6、将制得的浓缩茶饮料进行灭菌后密封封装于容器中,饮用时按照个人饮用习惯打开容器兑温水或者热水后饮用。
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步骤S1中将茶叶平摊时的摊叶厚度为5~7cm;而在步骤S3中将揉捻叶平摊时的摊叶厚度为1~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江市湘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洪江市湘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0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