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巡航机器人待机站及巡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7893.2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3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肖炎鑫;许钦桓;汪林;战强;周旭华;李洋;闫学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609部队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和成 |
地址: | 10007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巡航 机器人 待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巡航机器人待机站,涉及智能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防护箱体、充电组件和控制系统;防护箱体用于容纳巡航机器人,充电组件固定设置于防护箱体内,充电组件用于对防护箱体内电量不足的巡航机器人进行充电,防护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供巡航机器人通过的进出口,进出口上设置有能够开合的门体,控制系统能够控制门体的开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巡航装置,包括巡航机器人和如上所述的巡航机器人待机站,本发明提供的巡航机器人待机站和巡航装提高了巡航机器人工作效率,延长了巡航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巡航机器人待机站及巡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提高,机器人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尤其是能够代替人们在高温、高湿的恶劣环境中执行巡航任务的机器人。巡航机器人长期暴露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导致机器人的结构零部件及控制元器件发生腐蚀与损坏,严重降低了巡航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此外,续航时间短也限制了巡航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若利用人工对巡航机器人进行充电,将会提高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对巡航机器人进行防护和自动充电的装置,以提高巡航机器人工作效率,延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巡航机器人待机站及巡航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巡航机器人工作效率,延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巡航机器人待机站,包括:防护箱体、充电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防护箱体用于容纳无巡航任务的巡航机器人或电量不足的巡航机器人,所述充电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护箱体内,所述充电组件用于对所述防护箱体内电量不足的所述巡航机器人进行充电,所述防护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供巡航机器人通过的进出口,所述进出口上设置有能够开合的门体,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门体的开合。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能够和所述巡航机器人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当所述巡航机器人的电量低于所设定的阈值时,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巡航机器人发送返航充电指令,所述门体常开,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到所述巡航机器人进入到所述防护箱体内后控制所述门体关闭,当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所述巡航机器人的出站指令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门体开启。
优选的,所述门体铰接于所述进出口处,所述防护箱体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把手。
优选的,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柱头,所述充电柱头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护箱体内且能够与所述防护箱体外的电源电连接,所述充电柱头的末端用于插入所述巡航机器人的充电接口内对所述巡航机器人充电,所述充电柱头的末端边沿做倒角处理,所述充电柱头的末端指向所述进出口。
优选的,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两个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均位于所述防护箱体内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充电柱头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充电柱头与所述充电接口对接完成后,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巡航机器人接触,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磁铁通电,所述电磁铁通电后产生一吸引所述巡航机器人的磁力。
优选的,所述充电柱头的末端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所述巡航机器人进行充电的弹簧充电触点和多个与所述巡航机器人通讯连接的弹簧通讯触点。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本体、光电传感器和天线,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护箱体内且靠近所述进出口设置,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本体电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巡航机器人的进站过程和出站过程并能够将所述巡航机器人的进站信息和出站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本体内;所述天线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天线和所述巡航机器人之间能够进行信号传输。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门体进行开合运动,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铰接于所述防护箱体上,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端铰接于所述门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2609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2609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7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