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新型极耳结构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6355.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4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雷付权;王继涛;张勇;陈启多;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紫建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H01M50/538;H01M50/54;H01M10/052;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4054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锂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新型极耳结构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由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相互堆叠形成的裸电芯;所述正极极片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片的负极极耳相互交错堆叠;均匀分布在裸电芯周围;并且相邻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之间具有预设夹角,预设夹角之和为360°;所述多个正极极耳组成正极极耳群;所述多个负极极耳组成负极极耳群;所述正极极耳群翻折在裸电芯的第一表面,所述负极极耳群翻折在裸电芯第一表面对立面的第二表面;所述正极极耳群焊接在正极集电片上,负极极耳群焊接在负极集电片上;所述正极集电片与正极壳体、负极集电片与负极壳体都通过碰焊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降低焊接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新型极耳结构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主要有卷绕式电池和叠片式电池;卷绕式电池因其制造效率高、一致性好且成本易于控制等优势占据了大部分3C消费类市场;与叠片式电池相比,卷绕式电池虽然具有制造成本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但其能量密度低、内阻大、且在循环过程中易变形导致电化学性能劣化,甚至可能导致安全事故。随着锂电池应用市场的快速拓展和开发,对锂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更轻、厚度更薄、续航更长、充电更快、输出功率更高的锂电池亟待开发。而卷绕式电池已经较难满足要求,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低内阻和更长循环寿命的叠片式电池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所述叠片式电池采用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相互堆叠,所述正极极片一端设有正极极耳,所述正极极片上的正极极耳在同一方向上形成正极极耳群,所述负极极片一端设有负极极耳,所述负极极片上的负极极耳在另一方向上形成负极极耳群,然后将正极极耳群和负极极耳群进行预焊和裁切,最后分别焊接在正极集电片和负极集电片上,对于钢壳电池,还需要将正极集电片再焊接到正极壳体上,负极集电片再焊接到负极壳体上,制造工艺极其繁杂,且由于极耳群包含若干个极耳,焊接难度大,易出现虚焊、过焊等情况,品质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含新型极耳结构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可以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降低制造工艺难度,降低焊接难度,不易出现虚焊、过焊等情况,品质容易控制,并且提高产品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新型极耳结构的锂电池,包括裸电芯,所述裸电芯由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相互堆叠形成;所述正极极片设有正极极耳;所述负极极片设有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相互交错堆叠;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匀分布在裸电芯周围;并且相邻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之和为360°;所述多个正极极耳组成正极极耳群;所述多个负极极耳组成负极极耳群;所述正极极耳群翻折在裸电芯的第一表面,所述负极极耳群翻折在裸电芯第一表面对立面的第二表面;所述正极极耳群焊接在正极集电片上,负极极耳群焊接在负极集电片上;所述正极集电片与正极壳体、负极集电片与负极壳体都通过碰焊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正极极耳群中同一角度方向的正极极耳在1至5个之间;所述负极极耳群中同一角度方向的负极极耳在1至5个之间;大大降低了一次焊接极耳的数量,从而避免将所有的正极极耳或者负极极耳进行集中焊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裸电芯包括N个正极极片和N-1个负极极片;或者N个正极极片和N个负极极片;或者N个正极极片和N+1个负极极片;其中N的取值范围在2至50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裸电芯包括相同数量或者不同数量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并且所述正极极片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隔膜为聚丙烯材料构件或者聚乙烯材料构件为基膜,其表面涂覆有陶瓷、勃姆石非金属层或者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胶层中一种或多种涂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正极集电片为铝材料构件,厚度小于2mm;所述负极集电片为铜材料构件或者镍材料构件,厚度小于2mm。
作为优选的,所述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为钢材料构件或者铝材料构件,制成钢壳锂电池或者铝壳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紫建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紫建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6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任务分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中子减速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