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nSe场效应晶体管的核酸检测传感器及其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5704.8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6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翔;许多;李俊吉;李涵;熊云海;戴晨东;熊光楷;周钰凯;张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C12Q1/68;G01N33/48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nse 场效应 晶体管 核酸 检测 传感器 及其 病毒 中的 应用 | ||
1.基于InSe场效应晶体管的核酸检测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块体InSe材料机械剥离,得到超薄InSe材料;
(2)将超薄InSe材料浸泡在丙酮中去胶,筛选得到干净的超薄InSe材料;
(3)将干净的超薄InSe材料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沉积6-8个循环的氧化铝;
(4)在步骤(3)得到的样品表面旋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胶并烘干,利用电子束曝光技术在PMMA层上构建电极图案;
(5)在步骤(4)得到的样品表面通过电子束蒸镀先后蒸镀Cr、Au,丙酮去胶后得到高质量的Cr/Au源电极和漏电极;
(6)在步骤(5)得到的样品表面通过ALD沉积20-30个循环的氧化铝钝化层;
(7)利用低镀率电子束蒸镀在步骤(6)得到的样品表面蒸镀均匀分布的Au纳米颗粒作为探针结合位点;
(8)旋涂PMMA胶覆盖步骤(7)得到的样品,利用EBL去除沟道处的PMMA胶,最后将器件整体放置于含有DNA探针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孵育得到基于InSeFET的核酸检测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具体方法为:将块体InSe材料均匀粘贴于机械剥离母带上,对折母带三次进行减薄,将子带覆盖于母带上,贴合十分钟即可将InSe减薄并转移到子带上,将300nm SiO2厚度的硅衬底超声清洗后紧贴在子带上,静置24小时后取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浸泡时间为1~2h;筛选得到的InSe材料厚度为6-9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6)中,ALD沉积氧化铝的参数为:工艺压力0.2Torr,底座温度200℃;单个循环工艺流程:Dose三甲基铝0.025s;清扫30s;Dose去离子水0.015s;清扫3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8)中,PMMA旋涂参数为先600rpm旋涂6s,再2000rpm旋涂50s;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EBE的Cr蒸镀速率为Au为/Cr电极厚度为3nm,Au电极厚度为60nm;步骤(7)中,EBE的Au蒸镀速率为设定厚度为0.4nm;步骤(8)中,PBS的K+离子浓度为0.01mol/L,孵育时间为36小时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核酸检测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酸检测传感器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应用方法为:将上述核酸检测传感器加热至40℃后,滴加目标物溶液,测得源漏电流变化ΔIds,根据换算公式换算得到校准响应度ΔVcal,最后根据校准响应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目标物溶液中新冠病毒的浓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测试范围为栅极电压Vgs:0V~0.5V,且ΔIds的取值是当Vgs=0.5V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7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头解码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海水改性赤泥负载氧化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