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氧传感器标定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3812.1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宇;安敬前;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标定 检测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氮氧传感器标定检测设备,其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用于排放尾气的排气模块以及用于接收探头检测信号并显示氮氧化物含量数值的检测模块,所述排气模块与检测模块电连接,本申请具有能够检测探头感应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氮氧传感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氮氧传感器标定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城市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为燃料燃烧,如汽车尾气排放等,因此常通过氮氧传感器来检测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氮氧传感器,其包括电缆1、连接在电缆1一端的探头2、连接在电缆1另一端的接插头3以及与接插头3相连的控制电路板4,控制电路板4上设置有与接插头3插接配合的插座,以此实现接插头3与控制电路板4的电连接,使用时探头2连接在用于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气管中。生产加工上述氮氧传感器时,通常为先将探头2、电缆1及接插头3连成一体,再将接插头3与电路板上的插座插接相连,从而实现氮氧传感器的组装。
然而由于氮氧传感器的探头中包括有敏感的感应元件,其在与灰尘、液体、污垢等接触后容易影响其感应性能,导致探头的感应功能失效,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检测设备以检测探头的感应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检测探头的感应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氮氧传感器标定检测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氮氧传感器标定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氮氧传感器标定检测设备,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上设置有用于排放尾气的排气模块以及用于接收探头检测信号并显示氮氧化物含量数值的检测模块,所述排气模块与检测模块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氮氧传感器时,将探头与用于模拟汽车尾气排放的排气模块相连,若探头的感应功能有效,则检测模块会接收到检测信号并显示出检测数值;若探头的感应功能失效,则检测模块不会接收到检测信号,无法得出检测数值。检测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检测模块的工作状态,以判断探头的感应性能是否失效,使得投入使用的氮氧传感器能发挥其检测功效,以免超标尾气排入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节能环保。
可选的,所述排气模块包括用于供氮氧传感器中探头伸入的排气口,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用于供氮氧传感器中接插头伸入的插座以及用于显示从排气口排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数值的显示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加工氮氧传感器时,在探头、电缆和接插头连成一体形成半成品后,操作人员可将探头伸入排气口中、接插头伸入与其配合的插座中,以检测探头、电缆和接插头之间的导电性。若上述半成品的导电性有效,则显示屏上会显示检测数值;若上述半成品的导电性无效,则显示屏上不会显示检测数值。检测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以判断探头、电缆和接插头的通电性,从而保障后续与电路板连接的半成品的有效性,成品的出厂质量高、废品率低。
此外,在氮氧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也可先将接插头与电路板分离,再利用上述方式检测探头、电缆和接插头之间的导电性,以辅助分析氮氧传感器的故障点,有助于回收氮氧传感器中未出现故障的部件,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环保。
可选的,所述主机上可拆卸连接有位于排气口一侧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与排气口对齐的定位孔,探头能穿过定位孔伸至排气口中,所述定位板上连接有用于阻碍探头从定位孔脱出的抵压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氮氧传感器时,将探头穿过定位孔后伸入排气口中,以感应从排气口排放的尾气。定位板起到辅助支撑探头的作用,抵压件能够阻碍探头从定位孔中脱出,提高了探头插接于排气口时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准度。定位板与主机可拆卸,使得操作人员能拆换设有不同大小定位孔的定位板,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探头,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智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智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