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波复合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3730.7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明;解维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8/18 | 分类号: | D01F8/18;D01F8/02;D01F1/10;H05K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在一种吸波复合大纤维,其特征在于,为海藻酸类化合物、二维黏土材料、纤维素和碳纳米管交联复合的宏观大纤维,且其纤维中负载有金属盐;
所述的纤维素为纤维素纳米纤维、纤维素纳米晶体和细菌纤维素中的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金属盐为亚铁和钴的水溶性盐;
所述的二维黏土材料为蒙脱石、高岭石、累托石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二维黏土材料 10~40 wt.%;
纤维素 5~15 wt.%;
碳纳米管 5~20 wt.%;
金属盐 1~10 wt.%;
余量为海藻酸交联基础纤维;
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步骤(1):获得分散有二维黏土材料和纤维素的分散液A;获得分散有碳纳米管的海藻酸类化合物的分散液B;所述的纤维素为复合的纳米纤维素;
步骤(2):将分散液A和分散液B混合,得到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挤到凝固液中进行交联,得到原丝;所述的凝固液为溶解有能促进海藻酸及其盐交联的助剂;
步骤(3):将得到的原丝的两端进行固定进行定向干燥,得到干丝;
步骤(4):通过浸渍方法在干丝中负载金属盐,制得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黏土材料沿纤维长度方向有序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盐中,亚铁的水溶性盐为氯化亚铁、硫酸亚铁中的至少一种,钴的水溶性盐为氯化钴、硫酸钴、氯化钴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盐中,亚铁和钴的摩尔比为1~4:0.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类化合物为水溶性的海藻酸及其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类化合物为海藻酸钠、海藻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维黏土材料沿纤维长度方向有序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具有粗糙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其特征在于,单根吸波复合大纤维的直径为20-200 μm。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分散有二维黏土材料和纤维素的分散液A;获得分散有碳纳米管的海藻酸类化合物的分散液B;所述的纤维素为复合的纳米纤维素;
步骤(2):将分散液A和分散液B混合,得到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挤到凝固液中进行交联,得到原丝;所述的凝固液为溶解有能促进海藻酸及其盐交联的助剂;
步骤(3):将得到的原丝的两端进行固定,进行定向干燥,得到干丝;
步骤(4):通过浸渍方法在干丝中负载金属盐,制得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液A中,二维黏土材料和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5:1~2。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液A中,纤维素的浓度小于或等于10 mg/mL。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波复合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类化合物为水溶性的海藻酸及其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7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