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0844.6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向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19;H02K9/193;H02K11/21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科技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冷却系统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电机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该冷却系统包括:电机壳、进液管道、回液管道和散热器,电机壳开设有若干个冷却腔,冷却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进液管道与冷却腔的进液端连通,回液管道与冷却腔的出液端连通,散热器出液端与进液管道连通,进液端与回液管道连通,工作时,冷却介质从进液管道内进入电机壳的冷却腔后,再从回液管道进入散热器内散热。本发明通过在电机壳内开设若干冷却腔,并通过冷却介质将电机壳的热量带到散热器内进行散热,能够提高电机在密封空间内冷却效率,解决了风冷散热存在密封空间内散热能力差,导致的电动汽车中大功率的电机在密封空间中长时间工作存在过热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电机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电机的冷却主要是通过壳体侧壁的散热片进行散热,该方式使用风冷散热存在密封空间内散热能力差的问题,尤其是电动汽车中大功率的电机在密封空间中长时间工作存在过热损坏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机在密封空间内冷却效率的电机冷却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电机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电机壳,开设有若干个冷却腔,冷却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
进液管道,与冷却腔的进液端连通。
回液管道,与冷却腔的出液端连通。
散热器,出液端与进液管道连通,进液端与回液管道连通。
工作时,冷却介质从进液管道内进入电机壳的冷却腔后,再从回液管道进入散热器内散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电机泵,进液端与冷却腔连通,出液端与回液管道连通。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转速传感器,与电机转子连接,用于监测电机转速。
控制单元,与转速传感器和电机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转速传感器监测到的转速调整电机泵工作功率,通过使电机泵与冷却腔和回液管道连通,使冷却介质主动从冷却腔内排出,解决了冷却介质在冷却腔内混合导致冷却介质在冷却腔内吸热效率降低的问题,而且使冷却腔内处于负压状态,避免了冷却腔内因出现压缩放热的物理现象,吸热效率降低的问题,且解决了冷却腔内处于正压状态存在冷却介质泄漏的问题。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变容装置,设置在电机壳的端部,并与电机转子连接。
在工作状态时,电机转子带动所述变容装置旋转,所述变容装置改变冷却腔的容积带动冷却介质流动,通过与电机转子连接的变容装置,能够在电机转子转速高、功率大、发热量大时,加快冷却介质的流速,进而提高冷却效率,而且不必额外设置电机泵、电机泵功率调节单元、传感器和算法实现冷却介质的流动以及调节其流速,简化了传动链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变容装置包括:壳体,与电机壳连接,设置有进液端、出液端和储液腔,所述进液端的储液腔容积大于出液端的储液腔的容积。
旋转件,收容在壳体内,并与电机转子连接。
滑动件,与旋转件插接配合。
所述壳体与旋转件偏心设置,所述旋转件带动滑动件旋转至进液端时,所述滑动件从旋转件向壳体侧壁方向位移滑出,将冷却介质吸入到储液腔内的同时向出液端方向运输。
所述旋转件带动滑动件旋转至出液端时,储液腔容积减小且所述滑动件从壳体侧壁向旋转件方向位移滑入,将储液腔内的冷却介质输入到出液端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向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向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0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