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表柔印标签设计稿与印刷首稿的匹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7588.5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8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蔡念;肖盟;肖盼;林建发;邓宇宏;王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表柔印 标签 设计 印刷 匹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表柔印标签设计稿与印刷首稿的匹配方法,该方法采用由粗到精的匹配方法避免了单独使用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加速稳健特征)算法在匹配弱纹理或者重复纹理的区域时表现不佳的问题,同时,使用简单的粗匹配算法,也能够保证SURF算法的匹配效率;通过两次简单的粗匹配和一次精匹配使得算法能够兼容解决单表和多表问题,同时保证了算法的检测精度和速度,使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够满足生产速度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匹配的准确性;算法通过两次简单的粗匹配使得待测图像大致接近模板,然后通过在精匹配过程中设置匹配点对之间的行差阈值,从而剔除一些因为重复纹理而导致的误匹配,使得算法能够兼容解决单表和多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表柔印标签设计稿与印刷首稿的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世界众多国家都出台了自己的制造业产业升级计划,典型代表是德国的工业4.0。制造业在我国既是国民社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是我国推动创新以及产业升级的主战场。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因此,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为了可以使制造业继续迅速高质量的发展,在2016年的时候同样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发展蓝图,并且以智能制造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都预示着我国制造业将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着智能化生产发展转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高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机器视觉等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备的关键技术。在中国制造2025这个战略中指出要更快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制定提升产品质量的实施计划。并且鼓励企业推广采用智能化检测设备。提高我国产品的鲁棒性、可靠性、适应性以及使用寿命,并具有国际同类产品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和竞争的基石,提高产品的质量对于企业十分重要。因此,在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智能制造、半导体以及高分子材料加工等众多的工业领域(Abucidda等,2021),产品表面缺陷检测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专利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精的匹配算法,从而更好的解决柔印标签表面印刷缺陷检测。
柔印标签是纺织印刷品之一,与大部分印刷品工艺流程类似,主要成分为油墨。柔印标签的生产过程中,客户下单以pdf为存档,再做菲林模板,将菲林安装至印刷设备指定位置,调试好设备后,可以开始批量生产。但因为菲林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可控的因素,如菲林制作某处字符缺漏,内容与pdf不符,菲林安装过程,可能会有粉尘,如果印刷前不校验菲林印刷效果,容易出现大批量的次品,对工厂造成重大损失。目前柔印车间,一般采用双次校验,操作工人需要抽检,并且多台设备配一名QA质检人员,做印刷效果的复合。尽管如此,因为印刷标签上的语言涉及世界各地语言,超过5000种文字,且印刷唛头的材质,色泽变化大,印刷字体和图案变换多,字符小且密集,密集文档需要人工校核数千个非母语的文字印刷内容是否正确,造成印刷质检校核人员检查难度大,即使每五分钟检查一片,仍旧出现因为检查不当导致批量印刷错误,从而全部产品作废处理,并且每个季度出现近一次客诉。由于标签上字符密集且部分字符较小,对于人工检测来说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长时间的检查过程中,人眼会出现疲劳,从而导致部分次品流入后工序,并且人工检测的效率极低,这对于想要实现流水线生产模式的企业并不适用,因此良好的检测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7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