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4730.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宝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2 | 分类号: | B60G13/02;B62D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 | 贾启芳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悬架 系统 及其 转向 减震器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转向节上的联动臂、减震器支架、固定紧固组件以及调节紧固组件;减震器支架包括夹箍和U型内衬架,夹箍包括具有开口的环形固定座以及设置于开口两端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U型内衬架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联动臂的第一端设置于U型内衬架内,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U型内衬架和联动臂通过固定紧固组件和调节紧固组件连接;U型内衬架的基板靠近联动臂的第一端的一侧向外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与联动臂的第一端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联动臂与减震器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悬架结构中,汽车减震器承担着缓和冲击和减震的任务,减震器通常安装在副车架和转向节之间,下部通过转向节固定。转向节承受汽车载荷,支承并带动车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
减震器一般通过夹安装在转向节上,一般夹箍由圆柱开口体与线束支架经过焊接成一体。而减震器与车桥的连接必须可靠,否则会使汽车产生异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振动,最后导致减震器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转向节上的联动臂、减震器支架、用于连接联动臂和减震器支架的固定紧固组件以及用于调节车轮外倾角的调节紧固组件;
减震器支架包括夹箍和U型内衬架,夹箍包括具有开口的环形固定座以及设置于开口两端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U型内衬架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
U型内衬架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两侧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基板位于开口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分别向外延伸至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外侧;
联动臂的第一端设置于U型内衬架内,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和联动臂通过固定紧固组件和调节紧固组件连接;
基板靠近联动臂的第一端的一侧向外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与联动臂的第一端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
优选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通过弹簧座连接在折弯部和联动臂的第一端之间。
优选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弹簧、第二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母;
折弯部开设有第六调节孔,联动臂与第六调节孔对应处开设有第五调节孔,第二调节螺栓的前端依次穿过第六调节孔、第五调节孔并与第二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第二弹簧套设置于第二调节螺栓上,且第二弹簧两端分别抵靠联动臂与折弯部。
优选地,固定组件包括第三调节螺栓、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
折弯部开设有第七调节孔,联动臂与第七调节孔对应处开设有第五调节孔,第二调节螺栓的前端依次穿过第七调节孔、第三调节螺母、第五调节孔与第四调节螺母;
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分别与第二调节螺栓螺纹连接,且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均与联动臂抵靠。
优选地,基板靠近环形固定座的一侧为与减震器相匹配的弧形面。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前悬架系统,包括:转向节、减震器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任意一种的前悬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宝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宝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4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