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香型糟辣椒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1353.5 | 申请日: | 2021-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罗义银;李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食源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刘竹 |
| 地址: | 55001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辣椒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酱香型糟辣椒的加工方法,包括:原材料的准备,对原料进行清洗、沥水、剁碎;将剁好的线椒、生姜、大蒜和食盐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直到搅拌均匀为止;搅拌完成后,入窖储藏初发酵,装坛再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装罐。原料清洗、沥水具体过程为:鲜红椒、生姜、大蒜准备好后,分别用清洗机清洗;生姜个别没有清洗干净的还要人工补清洗,分别放入有网眼的塑料筐中,沥干水分。本发明在土司工艺基础上,利用酱香型白酒发酵,开发出了酱香型糟辣椒工厂化生产工艺,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品质稳定性,提高了保鲜效果,减少营养损失,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酱香型糟辣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糟辣椒是贵州特有的一种调味品,全省均有制作,民间基本上都是采用家庭传统工艺技术生产。其中,土司工艺最具特色,但产量小,品质不稳定,保鲜效果差,营养损失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的加工工艺,产量小,品质不稳定,保鲜效果差,营养损失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2)现有技术还存在品控差,每一批糟辣椒味道和发酵温度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酱香型糟辣椒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酱香型糟辣椒的加工方法,所述酱香型糟辣椒的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原材料的准备,对原料进行清洗、沥水、剁碎;
步骤二,将剁好的线椒、生姜、大蒜和食盐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直到搅拌均匀为止;
步骤三,搅拌完成后,入窖储藏初发酵,装坛再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装罐。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原材料的准备过程为:
鲜红椒:选用80-90%成熟度、辣味适中的线椒为佳;要求新鲜完整,无虫眼、无霉变、无腐烂、无变质、无其它外来杂质,剪刀剪去把柄;
生姜:选用当年生产的鲜嫩黄姜,要求无腐烂霉变,去泥土去皮去杂质;
大蒜:选用红皮蒜,要求无发芽、无腐烂霉变,风干,机械去皮;
食盐:选用精制食盐;
白酒:选用53度的酱香型白酒。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原料清洗、沥水具体过程为:
鲜红椒、生姜、大蒜准备好后,分别用清洗机清洗;生姜个别没有清洗干净的还要人工补清洗,分别放入有网眼的塑料筐中,沥干水分。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原料剁碎的具体过程为:
剁线椒:将沥干水后的鲜红辣椒顺向放入剁椒机剁成1-1.5厘米的碎块,并进行一次筛选,将剁好的线椒碎块放入滚筒筛选机,滚筒上有直径为2厘米的网眼,随着滚筒的不停转动,将小于2厘米大小均匀的线椒碎块滤下,大于2厘米的线椒碎块重新放入剁椒机剁一次;
剁生姜:沥干水后的生姜要先切成厚度大约1厘米的姜片,放入剁椒机剁成长宽都在1厘米左右的碎块;
剁大蒜:沥干水后的大蒜瓣直接放入剁椒机剁成长宽都在1厘米左右的碎块。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搅拌的具体过程为:将剁好的线椒、生姜、大蒜和食盐按照85:3:3:9的比例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直到搅拌均匀为止。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入窖储藏初发酵具体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食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食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13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仪器固定装置
- 下一篇:机房空调系统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