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可控取灰量测碳的飞灰含碳量测量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9507.7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牛玉广;张抖;徐兴明;盖新华;吕春雷;周振华;张金祥;王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可控 取灰量测碳 飞灰含碳量 测量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实现可控取灰量测碳的飞灰含碳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包括:
旋风分离器,用于将待测量的烟气进行分离,同时将分离后的飞灰平稳的导入到顶部校准阀门内;
顶部校准阀门,用于将待测量的飞灰快速导入到π型波导管内,并能精准控制进入所述π型波导管的飞灰的总量,并能够反射π型波导管内测量微波;
π型波导管,用于通过微波对飞灰中的灰位和含碳量的数值进行测量采集;
底部校准阀门,用于将完成测量后的飞灰快速导出,并能够反射π型波导管内测量微波;
检测装置,用于发出测量微波,并对接收到的测量后的微波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飞灰中含碳量;
其中,所述旋风分离器一端与烟气管道连接,另一端所述顶部校准阀门的一端连接,所述顶部校准阀门的另一端与所述π型波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底部校准阀门与所述π型波导管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检测装置通过同轴电缆与所述π型波导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含碳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校准阀门包括顶部上端盖、顶部下端盖、防尘罩、顶部气缸室、顶部气缸、顶部弹簧连轴器、顶部阀芯和吹扫孔;
其中,所述顶部上端盖上设有飞灰导入口,所述顶部下端盖上设有飞灰进口,所述顶部上端盖和顶部下端盖设置在所述顶部气缸室的两端,并与所述顶部气缸室固接;
所述防尘罩设置在所述顶部下端盖的内部,所述顶部气缸通过设置在顶部下端盖和顶部气缸室连接处的顶部气缸固定架设置在所述顶部气缸室的内部,所述顶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顶部弹簧连轴器的底部连接;
所述顶部阀芯为圆盘型,其中一端为微波反射面,另一端与所述顶部弹簧连轴器的顶部固接;
所述顶部气缸室的侧上设有所述吹扫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灰含碳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阀芯的直径大于π型波导管内径,且小于顶部上端盖的导入口直径;
所述顶部上端盖的侧壁至飞灰导入口之间的过渡面为角度不小于30度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灰含碳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为水平放置的棱柱状,且棱柱的斜面角度不小于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灰含碳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气缸的动力源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强度为4kg-6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灰含碳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校准阀门包括底部上端盖、底部下端盖、防尘块、底部气缸室、底部气缸、底部弹簧连轴器和底部阀芯;
其中,所述底部上端盖上设有飞灰导出口,所述底部下端盖上设有飞灰排出口,所述底部上端盖和底部下端盖设置在所述底部气缸室的两端,并与所述底部气缸室固接;
所述底部气缸通过设置在底部下端盖和底部气缸室连接处的底部气缸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气缸室的内部,所述防尘块设置在所述底部气缸外侧壁的2侧,并固定在所述底部气缸固定架上;
所述底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底部弹簧连轴器的底部连接;
所述底部阀芯为圆盘型,其中一端的端面表面光滑的微波反射面,另一端与所述底部弹簧连轴器的顶部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灰含碳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阀芯的直径大于π型波导管内径,且小于底部下端盖的导入口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灰含碳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块为金属材料,所述防尘块呈直角三角形;
所述底部气缸的动力源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强度为4kg-6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95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