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压纹的湿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9442.6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关仲翔;梅子能;姚文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美佳乐环保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61;C09D7/20;C08J9/32;D06N3/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压纹 固化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压纹的湿固化树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环保型酯类溶剂10‑50份、环保型醇醚类溶剂10‑50份、湿固化树脂20‑80份、膨胀微球1‑20份、惰性填料1‑20份和分散剂0.3‑5份。这种湿固化树脂在树脂中加入膨胀微球和惰性填料,膨胀微球在受热压纹时产生微泡,形成图案,而且调整惰性填料的加入量,可获得目标所需的表面光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压纹的湿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将惰性填料和分散剂加入环保型酯类溶剂和环保型醇醚类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分散均匀;用砂磨机研磨混合物;加入膨胀微球和湿固化树脂,分散均匀后,过滤、包装,得到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表面处理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压纹的湿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固化聚氨酯指含有NCO端基的预聚物,这种预聚物可与空气中的潮气反应生成脲键而固化成膜。
湿固化聚氨酯可涂布于皮革塑料等材料表面形成高光表面,成膜后是一种交联结构,受热不融化,故成膜胶皮表面不能进行热压纹加工,从而影响这类产品的后加工性,无法以压纹方式产生花纹或商标图案,在一定程度制约其使用。
公开号为CN2043093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湿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与水性聚氨酯发泡基材复合材,包括基材层、发泡层和表面层,发泡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发泡层,表面层为湿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薄膜层,水性聚氨酯树脂发泡层涂布在基材层表面且干燥熟成后形成发泡层,湿固化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薄膜层在发泡层表面涂布且自然风干固化以形成表面层,在表面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纹路。该复合材需要将热熔胶涂布于发泡基材层上,可进行后续有效的压纹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压纹的湿固化树脂,在树脂中加入膨胀微球和惰性填料,膨胀微球在受热压纹时产生微泡,形成图案,而且调整惰性填料的加入量,可获得目标所需的表面光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压纹的湿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湿固化树脂可以印刷表处、喷涂,淋涂或丝印的方式,处理于不同材料的表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压纹的湿固化树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环保型酯类溶剂10-50份、环保型醇醚类溶剂10-50份、湿固化树脂20-80份、膨胀微球1-20份、惰性填料1-20份和分散剂0.3-5份。
在上述的湿固化树脂中,兼具湿固化产品的原有物理性能和可压纹性能,在树脂中加入了膨胀微球和惰性填料,膨胀微球在受热压纹时产生微泡,形成图案;压纹效果与膨胀微球的加入量相关,且压纹温度决定于膨胀微球的膨胀温度,表面光泽决定于惰性填料的加入量。
优选地,所述环保型酯类溶剂为二价酸酯或异丁酸异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环保型醇醚类溶剂为丙二醇二甲醚或丙二醇甲醚酸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环保型酯类溶剂和环保型醇醚类溶剂,不能含有游离羟基,且不能对膨胀微球产生腐蚀。
优选地,所述湿固化树脂为拜耳公司含三官能团的NCO湿固化树脂XP2458,或者采用其他湿固化树脂。
优选地,所述膨胀微球为阿克苏诺贝尔Expancel系列的物理发泡微球,其膨胀温度范围为80℃至190℃。
优选地,所述惰性填料为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的至少一种,其不含水分和其他与NCO基团反应的杂质。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迪高Rad2200N,分散剂先与惰性填料混合研磨。
优选地,所述湿固化树脂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固化成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湿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美佳乐环保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美佳乐环保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9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