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6098.5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3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C·穆蒂;P·多齐奥;G·P·卡特纳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开特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牛晓玲;吴鹏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电子 控制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唤醒用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1)的第二微控制器(3)的方法,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包括能连接到多个输入触发信号(4)的第一微控制器(2),其中,所述第二微控制器(3)经由通信通道(5)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2)通信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微控制器(3)配置成进入休眠状态和被唤醒,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第一微控制器(2)响应于所述输入触发信号(4)中的至少一个而唤醒所述第二微控制器(3);在所述第二微控制器(3)唤醒期间,所述第一微控制器(2)监测所述输入触发信号(4)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以及所述第二微控制器(3)询问所述第一微控制器(2)所述输入触发信号(4)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否被确认为唤醒事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唤醒用于车辆并且可连接到多个输入触发信号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微控制器(MCU)的方法,其中微控制器构造成休眠和被唤醒。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该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可连接到多个输入触发信号的微控制器,其中微控制器构造成休眠和被唤醒。
背景技术
在已有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解决方案中,电子控制单元的设计通常由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PI连接的系统基础芯片SBC和微控制器MCU、uC或μC这两个主要部件组成。输入触发信号触发器用作具有逻辑如XOR的唤醒。ECU通常包括控制器局域网收发器CAN TRX。
电子控制单元的设计受到SBC选择的限制,因为输入触发信号的数量有限,导致具有多次唤醒的设计成本很高。此外,市场上只有少数SBC具有寄存器来存储数据,尤其是在微控制器唤醒之后,而寄存器的数量是有限的。最后,所述SBC难以在休眠期间保持电子控制单元能耗低于100uA。此外,MCU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写操作受到限制,以避免出现内存问题。
此外,例如,商业供应商的设计软件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在基础软件BSW中具有特定的软件组件SWC来管理SBC,例如对于SPI、看门狗和CAN TRX,但不涉及唤醒源。因此,在输入触发信号发生后的100ms内,由于AUTOSAR时序,可能会出现长达50ms的“黑洞”,在此期间输入触发信号可能会改变,并且随后可能会被错误处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了上述缺点的改进的ECU。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ECU,其特征不在于这种“黑洞”和/或总是允许输入触发信号的有效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详述。
因此,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唤醒用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的第二微控制器MCU2的方法来解决,该电子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微控制器MCU 1,该第一微控制器可连接到多个输入触发信号,其中
第二微控制器经由通信信道与第一微控制器通信连接,并且第二微控制器构造成休眠和被唤醒,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微控制器响应于输入触发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而唤醒第二微控制器;
在第二微控制器唤醒期间,第一微控制器监测输入触发信号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以及
第二微控制器询问第一微控制器是否输入触发信号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优选在第二微控制器已唤醒期间被确认为唤醒事件,和/或已在第二微控制器唤醒期间改变以确认该至少两个输入触发信号中的哪一个构成唤醒事件或假信号事件。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关键点是第一微控制器优选地响应于第二微控制器的请求向第二微控制器确认输入触发信号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是否是“真实的”唤醒事件或不需要由第二微控制器处理的假信号。此外,SBC由第一微控制器代替,使得电子控制单元包括两个微控制器,而不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单个微控制器和SBC。这样,电子控制单元的印刷电路板组件包括更少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开特股份公司,未经开开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6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