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以及交通工具用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5474.9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5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F·L·威尔金森;S·M·奥辛斯基;李云霄;张文婷;小宫直人;L·因迪;水越敏充;御园生大嗣;池田敬基;长友广光;福田优树;野口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64 | 分类号: | B60N2/6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英华 |
地址: | 德国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靠背 中的 垫子 安装 构造 以及 交通工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产率提高的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TK)是用于将承受来自依靠于座椅靠背(ST2)的乘客的背的力的垫子(5)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FR2)的构造,具备:导向线(6),安装于垫子(5),在座椅靠背框架(FR2)的顶端侧或根基部侧具有在座椅靠背框架(FR2)的长边方向上直线状延伸的直线状部(6d2);衬套(7),具有供直线状部(6d2)能够在长边方向上插通的贯通孔(76);以及安装孔部(21G),形成于座椅靠背框架(FR2),以能够装卸衬套(7)的方式卡合安装衬套(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以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垫子的安装构造,在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中,将在支撑乘客后背的垫子中安装的导向线(guide wire)插通于在座椅靠背框架上形成的贯通孔,从而将垫子安装为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能够前后移动。
专利文献1记载的垫子的安装构造,在座椅靠背框架的贯通孔的周缘具有通过打磨加工等而形成的突出部。由此,使得导向线在插通孔内顺畅地上下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423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垫子的安装构造中,对座椅靠背框架进行加工而一体地形成了贯通孔的突出部。插入到贯通孔的导向线的粗细度、插通角度、以及前后移动的行程等被确定。因此,难以在一个座椅靠背中安装形状不同的多种垫子,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存在改善的余地。
于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率提高的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以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有如下构成。
1)一种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用于将垫子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垫子承受来自依靠于座椅靠背的乘客的背的力,所述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
导向线,安装于所述垫子,并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顶端侧或根基部侧具有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长边方向上直线状延伸的直线状部;
衬套,具有供所述直线状部能够在所述长边方向上插通的贯通孔;以及
安装孔部,形成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并以能够装卸所述衬套的方式卡合安装所述衬套。
2)如1)所述的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被卡合安装于所述安装孔部的所述衬套,通过包括转动以及直线移动这两个移动方式的动作从所述安装孔部脱离。
3)如1)或2)所述的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部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衬套具有与所述第一孔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和与所述第二孔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4)如1)所述的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部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衬套具有与所述第一孔卡合的第一卡合部和与所述第二孔卡合的第二卡合部,
所述衬套,通过转动,使所述第一卡合部经过所述第一孔,通过所述转动后的直线移动,使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孔卡合并且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孔卡合。
5)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
座椅坐垫;
座椅靠背;
座椅靠背框架,配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内部;以及
垫子,以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中的垫子安装构造被安装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安道拓工程技术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54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袋设备及其预拉带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