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车轮对的激光自动除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1708.2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1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汪世益;郑传启;王稳;王恒;张超;尚明明;韩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顾炜烨 |
地址: | 24303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车 轮对 激光 自动 除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车轮对的激光自动除锈装置,涉及铁路维修领域,包括支撑组件、除锈组件、检测组件、至少两个移动组件、限位组件、支撑框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将需加工轮对支撑起,进而进行除锈,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之间,对需加工轮对进行位置限定,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所述除锈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除锈组件对加轮对进行自动除锈,所述检测组件对除锈后的加工轮对进行自动检测,判断除锈是否合格。本发明提高了除锈装置的除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车轮对的激光自动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车辆速度越来越快,对行车安全要求亦越来越高,这在铁路轮对检修工艺上,对车辆转向架部分的轮对探伤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车辆轮对火车轮探伤检测必须除去火车轮表面的氧化皮、锈蚀物(锈斑)等附着物,目前,火车轮表面抛丸清理设备较少。
现有的对火车轮表面抛丸清理采用碱水煮洗和人工除锈的办法,然而清理过程中不仅工人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作业时间长,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和对铁路职工健康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新型快速客车大量使用了橡胶件,采用碱水煮洗会加速橡胶件的老化,降低其性能,面对上述问题铁总车辆检修部门急需一种使用方便、效率高的轮对除锈清洗设备,为此,提出一种火车轮对的激光自动除锈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车轮对的激光自动除锈装置,主要为了解决现有除锈装置效率较低,适用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火车轮对的激光自动除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车轮对的激光自动除锈装置,包括支撑组件、除锈组件、检测组件、至少两个移动组件、限位组件、支撑框架;
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将需加工轮对支撑起,进而进行除锈;
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之间,对需加工轮对进行位置限定;
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滑动连接;
所述除锈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除锈组件对加工轮对自动除锈,所述检测组件对除锈后的轮对进行自动检测,并判断除锈是否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减速电机、第一驱动滚轮、第二驱动滚轮、滚轮转轴和设置在钢轨上的轮对,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滚轮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滚轮设置在所述滚轮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滚轮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轮对相匹配,所述第二驱动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滚轮的一侧,除锈时,所述轮对在所述第一驱动滚轮与所述第二驱动滚轮之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止动气缸,所述止动气缸设置在所述轮对的一侧,避免所述轮对工作过程中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第一移动板、第一伺服电机、直线驱动结构,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一移动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板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直线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移动板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升降结构、第二移动板、连接件,所述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板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升降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与所述升降结构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板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升降结构带动所述第二移动板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