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产排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7967.2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陆瑶;王安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陆瑶 |
主分类号: | C09K8/58 | 分类号: | C09K8/58;C09K8/592;C09K8/6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李岩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产 排泡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所述第一排泡棒包括铵盐;所述第二排泡棒包括亚硝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泡棒还包括第一表面活性剂;所述第二排泡棒还包括第二表面活性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泡棒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铵盐60%-80%;第一表面活性剂20%-40%;所述第二排泡棒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亚硝酸盐60%-80%;第二表面活性剂20%-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铵盐选自氯化铵、硫酸铵和碳酸铵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表面活性剂选自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一种;所述亚硝酸盐选自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表面活性剂选自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一种;所述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的密度均为1.50~1.60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发棒,所述引发棒包括酸性引发剂及第三表面活性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产排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棒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酸性引发剂60%-80%;第三表面活性剂20%-40%;所述酸性引发剂为固体酸;所述固体酸选自氨基磺酸、固体磷酸和杂多酸中的一种;所述第三表面活性剂选自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一种。
7.一种权利要求1-6所述的增产排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排泡棒制备:按上述比例将铵盐和第一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棒;
第二排泡棒制备:按上述比例将亚硝酸盐和第二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发棒的制备步骤:按上述比例将酸性引发剂与第三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棒。
9.一种油气井的增产排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投入油气井,待其沉至油气层,溶解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含能化合物NH4NO2;之后在井底高温引发下发生激烈反应,生成N2和热量,以实现油气井的增产排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产排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油气井的井底温度小于60℃时,还包括在将第一排泡棒和第二排泡棒投入油气井后再投入引发棒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陆瑶,未经王陆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79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液消泡装置
- 下一篇:关键词联想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