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7960.0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庄;侯岷杰;段珍华;赵增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5/08;C04B28/04;C04B1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再生 混凝土 乡村 路面 | ||
1.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拼接单元,所述拼接单元包括有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沿道路纵缝方向的一端设有榫体,所述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沿道路纵缝方向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板体(2)沿道路横缝方向设有第二槽体;相邻所述拼接单元经榫体与第一槽体拼接;拼接时所述榫体与第一槽体上方设有多个搭板(6),所述榫体与第一槽体下方设有多个托板(7),所述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搭板(6)、托板(7)通过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进行浇筑,所述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搭板(6)、托板(7)之间预留的缝隙采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浇筑;所述榫体包括有榫舌(31)和榫肩(32),所述榫舌(31)凸出于所述榫肩(32);所述第一槽体包括有第一槽眼(41)和第一槽肩(42),所述第一槽眼(41)相对于所述第一槽肩(42)内缩进;所述榫舌(31)凸出于榫肩(32)的部分与第一槽眼(41)相匹配;所述第二槽体包括有第二槽眼(51)和第二槽肩(52),所述第二槽眼(51)相对于所述第二槽肩(52)内缩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中沿道路纵缝方向和道路横缝方向设置交错分布的钢筋;
所述沿道路横缝方向设置的钢筋按公式(1)计算配筋率,
所述公式(1)为:
式中,As为每延米混凝土面层宽或长所需的钢筋面积,mm2;
Ls为沿道路纵缝方向的钢筋之间的间距,或无拉杆的沿道路横缝方向的钢筋之间的间距,或无拉杆的沿道路横缝方向的钢筋与自由边之间的间距,m;
H为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的厚度,mm;
μ为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与基层之间的摩阻系数;
fsy为钢筋的屈服强度,MPa;
所述沿道路纵缝方向设置的钢筋按公式(2)计算配筋率,
所述公式(2)为:
式中,ρ为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Aso为混凝土路面板体中的实际配筋所占面积,mm2;
A为混凝土路面板体的有效面积,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内沿道路纵缝方向设有多根传力杆(8),拼接时所述传力杆(8)一端经一个拼接单元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贯穿榫体伸入另一拼接单元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板体(1)沿道路横缝方向设有多根拉杆(9),所述拉杆(9)一端贯穿第一板体(1)且伸入第二槽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水泥405-415份;粉煤灰155-165份;水170-185份;砂670-680份;天然粗骨料420-440份:第一再生粗骨料250-270份;第二再生粗骨料160-180份;减水剂5-6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再生细骨料480-520份;纤维60-100份;掺合料160-240份;水120-160份;水泥760-840份;减水剂18-22份;增强剂38-42份;膨胀剂60-8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79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