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体分段地面搬运的地下升降台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0517.0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8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安星光;桂宏伟;肖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DIG自动化工程(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30 | 分类号: | B63B7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银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体 分段 地面 搬运 地下 升降 台车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船体搬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船体分段地面搬运的地下升降台车系统。所述的输送台车车体的下端固定有四组输送台车行车轮;所述的输送台车车体中间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套液压顶升泵,液压顶升泵的上端与输送台车车体上端的顶升梁架连接;所述的输送台车车体中间梁架嵌槽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对防侧翻滚轮,且防侧翻滚轮的外侧设置有活动缓冲座;所述的顶升梁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对稳定杆,稳定杆与活动缓冲座连接,且各输送台车车体配合坑道组成转移矩阵托架结构。它采用矩阵式结构的输送台车与输送坑道进行配合,对分段式船体进行顶升转移作业,其具有较高的隐蔽性,避免传统钢结构胎架转移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体搬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船体分段地面搬运的地下升降台车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船舶建造中,基本都是采用分段流水线建造的方式,而流水线的形式,就必须考虑船体分段在线上的流转问题。在传统的流水线中,通常都是采用液压升降台车进行船体分段的搬运,分段放在钢结构胎架上,搬运台车从胎架底下钻入分段底部,通过升降装置将其顶起,然后运输到下一个工位的胎架上。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全场地面上必须安装上百吨的钢结构胎架,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本浪费。而且,由于胎架通常需要高出地面500mm以上,长度通常都上百米,这就将整个车间左右完全隔断,给车间的物料、设备、人员的穿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一种不需要中转胎架的物流运输方式,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用于船体分段地面搬运的地下升降台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输送台车车体、输送台车行车轮、液压驱动电机、液压顶升泵、限位稳固桩、顶升梁架、稳定杆、活动缓冲座、连接座、防侧翻滚轮;所述的输送台车车体的下端固定有四组输送台车行车轮,四组输送台车行车轮由两侧从动车轮和主动车轮组成,且主动车轮的一侧连接有液压驱动电机;所述的输送台车车体中间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套液压顶升泵,液压顶升泵的上端与输送台车车体上端的顶升梁架连接,且顶升梁架的下端连接有一对限位稳固桩,限位稳固桩活动插接在输送台车车体内对顶升梁架进行稳定支撑;所述的输送台车车体中间梁架嵌槽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对防侧翻滚轮,且防侧翻滚轮的外侧设置有活动缓冲座;所述的顶升梁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对稳定杆,稳定杆与活动缓冲座连接;所述的输送台车车体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与车组连杆配合将相邻的输送台车车体连接在一起组成矩阵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输送台车车体通过底部输送台车行车轮与设置在地面坑道内部的两组轨道配合卡接;使输送台车车体活动卡接在地面坑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面坑道的上端口设置有一对盖板,顶升梁架穿插在盖板中间的缝隙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升梁架收缩状态下与盖板保持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的输送台车车体上端的防侧翻滚轮与地面坑道侧壁保持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面坑道根据船体分段大小,以-条的数量不等分布在地面;且地面坑道的长度覆盖生产线全程。
作为优选,所述的地面坑道内活动卡接有4-30台输送台车车体,且各输送台车车体呈矩阵分布在数条地面坑道内。
它的操作方法:当需要转移时,输送台车车体编组开到分段船体底部,安装在输送台车车体上的顶升梁架在液压顶升泵的作用下,使其通过盖板之间的缝隙伸出将分段船体顶起,脱离地面后,将分段船体运输到下一个工位后,输送台车车体上的顶升梁架下降,将分段船体放回到地面;分段船体可以在地面上进行装配和焊接等工作。
进一步,所述的输送台车车体上安装有两套液压顶升泵,两套液压顶升泵共同顶起顶升梁架,为确保顶升梁架的稳定,顶升梁架的两端设置的稳定杆,稳定杆与活动缓冲座连接用于克服在启动和停止时的惯性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G自动化工程(武汉)有限公司,未经DIG自动化工程(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0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