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视镜面罩及其注塑模具和注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0427.1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寿琴;华碧辉;陈学正;葛军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元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26;B29C45/40;B29C45/73;B29C45/77;B29C45/7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视镜 面罩 及其 注塑 模具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后视镜面罩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码模板(3)、流道板(4)、定模(5)、动模(6)、脱模板(7)和下码模板(8),所述定模(5)内设有第一型腔(51)和型腔组件(52),所述型腔组件(52)包括第三型腔(521)和第二型腔(522),所述动模(6)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动模(6)转动的转动机构和驱动所述动模(6)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动模(6)内设有两个型芯组件(61),两个所述型芯组件(6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型腔(51)和所述型腔组件(52)下方,每个所述型芯组件(61)均包括第一型芯(611)和第二型芯(612);合模时,所述第一型腔(51)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第一型芯(611)之间形成用于生产具有凸起(16)的面罩本体(1)的第一模腔,所述第二型腔(522)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第二型芯(612)之间形成用于生产具有拼接部(15)的导光条(2)的第二模腔,所述第三型腔(521)与位于其下方的所述第一型芯(611)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具有凸起(16)的所述面罩本体(1)的第三模腔;所述定模(5)上还设有水道(18),所述水道(18)位于所述第二型腔(522)中的用于生产拼接部(15)的型腔上方,所述水道(18)外接蒸汽模温机;所述流道板(4)上设有第一流道(41)和第二流道(42),所述定模(5)上设有第一进胶流道(53)和第二进胶流道(54),所述第一进胶流道(53)连通所述第一流道(41)和所述第一型腔(51),所述第二进胶流道(54)连通所述第二流道(42)和所述第二型腔(5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腔(51)、所述型腔组件(52)和所述型芯组件(61)均采用镶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型芯组件(61)上均设有镶件(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6)上设有滑块(10)和铲机(11),所述定模(5)上设有斜导柱(12),所述滑块(10)滑动设于所述型芯组件(61)旁,所述面罩本体(1)上包括尖端状的圆弧面(19),所述滑块(10)上设有契合所述圆弧面(19)形状的成型面(102),所述成型面(102)位于所述型芯组件(61)旁并与所述型芯组件(61)组成完整型芯,所述铲机(11)压住所述滑块(10),所述滑块(10)上设有第一斜通孔(101),所述铲机(1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通孔(101)同轴心的第二斜通孔(111),合模时,所述斜导柱(12)依次插入所述第二斜通孔(111)和所述第一斜通孔(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板(7)为顶针板,所述脱模板(7)上设有斜顶(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元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瑞元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04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溅镀靶、积层膜的制造方法、积层膜及磁记录媒体
- 下一篇: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