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电飞机的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8865.6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曾宏刚;钟帅;左林玄;王敏敏;张国辉;岳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供电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电飞机的供电系统,属于航空电气系统领域。本发明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供电系统架构,能够满足先进多电飞机大容量、多负载的用电需求,在保证关键用电设备余度的情况下,能合理利用储能、能量转换等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电气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电飞机的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驱动功率、降低燃油消耗、减轻飞机电缆重量,A380、B787、F-35等先进飞机在能量功能系统领域均实现了从多能源体制到多电体制的转变,多电/全电飞机是对飞机的全局性优化,飞机电气化是新一代飞机的必然趋势。
供电系统作为飞机的重要组成系统,用于将发电机提供的电能传输和分配到飞机各用电设备,对于飞机的飞行安全及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下一代先进多电飞机的电力系统将取代传统的液压作动系统,同时先进电子元器件也将大量使用,使得系统电力需求急剧增加,供电容量和供电质量的要求随之显著提高。传统的供电系统架构面对多电飞机大容量、多负载的特点难以满足需求,新型多电飞机的架构设计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多电飞机的供电系统架构,利用高压直流配电体系实现大容量、多负载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合理利用设备余度优势,实现了对系统中关键设备实现多余度供输电。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电飞机的供电系统,包括能源生成层和能源管理层,能源管理层包括能源传输层和能源使能层;
能源生成层中的左交流发电机和右交流发电机与发动机的功率输出轴相连,输出交流电,并与各自GCU(地面控制设备)相连;
能源传输层中的左、右备用变压整流器和左、右交流发电机相连,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传输至负载管理中心;
能源管理层中的负载管理中心与应急高压汇流条、应急低压汇流条、主高压汇流条、主低压汇流条相连,为不同负载提供满足需要的电源,以供电处理机的命令、汇流条电压和应急模式选择器的状态为依据,使固态功率控制器动作。
能源使能层包括不同种类的耗电设备;
所述能源生成层需要交流发电机输出230/400VAC变频交流电。
所述能源传输层中的左、右交流汇流条与备用变压整流器相连,在左变压整流器或右变压整流器故障时接通使用。
所述能源管理层中的负载管理中心与储能装置相连,用于缓冲和稳定系统供电,供需不匹配时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所述能源使能层中的高压应急汇流条与双边电能变换器相连,作动设备在回能状态时将能量回馈至汇流条;高压蓄电池与应急高压汇流条相连,具备充放电功能;低压蓄电池与应急低压汇流条、飞控计算机相连,具备充放电功能;左右应急低压汇流条相连,左右应急高压汇流条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供电系统架构,能够满足先进多电飞机大容量、多负载的用电需求,在保证关键用电设备余度的情况下,能合理利用储能、能量转换等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供电系统能源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2为供电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供电系统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2,一种多电飞机的供电系统,包括能源生成层和能源管理层,能源管理层包括能源传输层和能源使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88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