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61595.8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刚;张青青;唐敬坤;李江南;张洋洋;苏增荣;李明珠;刘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3/04;F02B39/00;F02B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田娜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排气 系统 具有 车辆 | ||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本发明中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气管、连接支架和至少一个增压器组,至少一个排气管内具有冷却水腔,连接支架安装于至少一个排气管的顶端,连接支架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顶端的至少一个支撑部,本体部内具有第一水腔,至少一个支撑部内具有第二水腔,至少一个增压器组包括增压器和隔热防护罩,隔热防护罩安装于增压器的涡端一侧,增压器安装于支撑部上且增压器的进气口与排气管的出气口相连通,隔热防护罩内具有流水腔。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采用排气管、连接支架和增压器组的组合式结构,能够实现对发动机高温部位的有效防护和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使用的发动机大部分为大功率船用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机体的温度很高,其中,热量主要是由排气管向外散发。柴油机的排气管通常采用干式排气管,其外壳上无有效隔热层,不能对发动机的高温部件进行有效的防护和冷却,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难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发动机排气管不能对高温部件进行防护和冷却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排气管,至少一个所述排气管内具有冷却水腔;
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安装于至少一个所述排气管的顶端,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所述本体部顶端的至少一个支撑部,所述本体部内具有第一水腔,所述第一水腔的出水端与中冷器相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部内具有第二水腔,所述第二水腔的进水端与所述冷却水腔相连通;
至少一个增压器组,至少一个所述增压器组包括增压器和隔热防护罩,所述隔热防护罩安装于所述增压器的涡端一侧,所述增压器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上且所述增压器的进气口与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隔热防护罩内具有流水腔,所述流水腔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水腔的第一出水端相连通,所述流水腔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水腔的进水端相连通。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采用排气管、连接支架和增压器组的组合式结构,能够将排气管内的冷却水腔的高温水依次通过第二水腔、流水腔和第一水腔,最终到达中冷器进行高温水的循环流动,期间流经增压器和排气管等部件,能够实现对发动机高温部位的有效防护和降温,提升了可靠性,同时本发明中的隔热防护罩位于增压器的涡端,能够对增压器及增压器的排气尾管进行有效的隔热防护,进一步提升了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发动机进排气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上具有连通孔,所述增压器的进气口与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通过所述连通孔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动机进排气系统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为中空结构且安装于所述连通孔内,所述垫块内的周向具有连通水腔,所述连通水腔的进水端与所述冷却水腔相连通,所述连通水腔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水腔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块的周向端面设有第一环槽结构和第二环槽结构,所述连通水腔的出水端位于所述第一环槽结构和所述第二环槽结构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防护罩包括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所述第一防护件和所述第二防护件合围成所述隔热防护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护件内设有第一流动腔,所述第二防护件内设有第二流动腔,所述第一流动腔和所述第二流动腔构成所述流水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动腔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水腔的第一出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流动腔的第一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流动腔的第一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动腔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水腔的进水端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1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汽运架
- 下一篇:热泵回收废蒸汽能量的间接污泥干化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