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膜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61374.0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宋雪旸;邹婷;张岩;李媛媛;徐岚;刘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4H1/413 | 分类号: | D04H1/413;D04H1/42;D04H1/492;D04H1/498;A61K9/70 |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金京 |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膜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布,所述基布包括多根相互交织缠绕的蚕丝纤维,任意一根所述蚕丝纤维上附着有相变微胶囊颗粒,所述相变微胶囊颗粒的相变温度为20‑25℃。本发明面膜布的温度能够维持在25℃,使面部皮肤接触面膜时能够获得较舒适的温度,使得皮肤毛孔张开,从而有利于面膜精华的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面膜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膜是常用、且受欢迎的美容护肤用品。面膜一般包括面膜布和承载于面膜布中的面膜精华液。由于面膜布与人体皮肤是直接接触的,因此,面膜布对人体皮肤的美容功效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面膜布,其功能单一,不具备美容和辅助美容的效果。在冬季,由于环境温度低,面膜敷在脸上较凉,导致敷面膜时的体验感较差。此外,环境温度低会使皮肤毛孔收缩,不利于面部皮肤吸收面膜上的精华液。
随着消费者对护肤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普通的面膜布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膜布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面膜布的温度能够维持在25℃,使面部皮肤接触面膜时能够获得较舒适的温度,使得皮肤毛孔张开,从而有利于面膜精华的吸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膜布,包括基布,所述基布包括多根相互交织缠绕的蚕丝纤维,任意一根所述蚕丝纤维上附着有相变微胶囊颗粒,所述相变微胶囊颗粒的相变温度为20-25℃。
作为优选,所述相变微胶囊颗粒由芯材和包覆于所述芯材之外的壁材构成,所述芯材包括十八烷,所述壁材包括MUF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相变微胶囊颗粒的粒径范围在1-1000μm之间。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面膜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相变微胶囊颗粒与水按照质量比(1-3):5混合,得到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将基布浸渍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中,并进行超声处理,以使得相变微胶囊悬浮液中的相变微胶囊颗粒附着于所述基布中;
将附着有相变微胶囊颗粒的基布进行挤压处理以去除多余液体,再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间为20-40min,超声处理的功率200-400W。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70-90℃。
作为优选,所述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蚕丝纤维进行开松处理,而后梳理成多个纤维网;
将多个所述纤维网沿预设方向依次铺叠;
对铺叠后的多个纤维网进行水刺加固处理,使得各个纤维网中的蚕丝纤维缠绕结合,再去除水分即得到基布。
进一步优选,对铺叠后的多个纤维网进行预湿处理后再进行水刺加固处理,所述预湿处理采用预湿水刺头对铺叠后的多个纤维网进行冲击,预湿水刺头的水压为1-3MPa。
作为优选,所述水刺加固处理采用五个加固水刺头对铺叠后的多个纤维网进行冲击,五个加固水刺头的水压分别为1-3MPa、7-9MPa、13-15MPa、9-11MPa、11-13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面膜布中的相变微胶囊颗粒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利用其自身的相态或结构变化,可以将潜热自动释放到环境中或者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从而达到调节和控制环境温度的目的,使得制备得到的面膜布的温度能够维持在25℃,使面部皮肤接触面膜时能够获得较舒适的温度,使得皮肤毛孔张开,从而有利于面膜精华的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1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