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cRNA标志物作为宫颈癌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在宫颈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3725.3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红;拜莹;李亚芹;张宏蕾;卫怡妙;王秀婷;王淑玲;温松泉;李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A61K4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翟冲燕 |
地址: | 03000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crna 标志 作为 宫颈癌 治疗 药物 中的 应用 | ||
LncRNA标志物作为宫颈癌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在宫颈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属基因工程及临床医学技术领域,提供LncRNA作为宫颈癌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在宫颈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检测LncRNA表达水平的试剂在制备宫颈癌诊断剂或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试剂为LncRNA NONHSAT070341、NR_002838、AC011475.1、NONHSAT063607或AC005481.1的特异性探针、基因芯片或PCR引物。LncRNA竞争性结合miR‑154,增加CUL2蛋白的表达,影响HPV16癌蛋白E7降解pRb的过程,促进宫颈癌发生。揭示LncRNA在宫颈癌变中的分子机制,发现参与调控HPV16 E7‑pRb途径介导宫颈癌发生的LncRNA,为宫颈癌防治提供新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及临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LncRNA作为宫颈癌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在宫颈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导致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4大常见原因,据估计2018年全球约有56.9 万新确诊病例,31.1万人死亡。我国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第 2 位,仅次于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为13万例,占世界宫颈癌每年总新发病例的28%,每年死亡病例为5.3万例,约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8.4%。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研究该病的发生机制、阻断其发生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作为癌前病变,是阻断宫颈癌发生的关键阶段。由于筛查的广泛推进,CIN呈发病增加及年轻化趋势。CIN可分为两个级别即: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cervical squamous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HSIL)。其中,前者多自然消退,而后者则高度可能进展为浸润癌。随着预防关口的前移,阻断CIN进展为宫颈癌已成为目前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持续性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尤其是HPV16、18等)的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HPV16和HPV18感染存在于70%以上的宫颈癌中。然而超过80%妇女曾有HPV感染,只有不到1%宫颈癌变。已知 E6、E7 基因是 HPV的两个关键致癌基因。当病毒感染早期,病毒基因在细胞内为游离状态,E6、E7 基因处于静默期,不表达或低表达。但当HPV持续感染后,病毒基因与人类基因发生整合,利用宿主细胞大量表达E6和E7癌蛋白。其中,E7蛋白可优先与抑癌因子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pRb)结合,使 pRb 降解,扰乱转录因子 E2F 结合的能力,开始致癌转化过程,导致上皮细胞的生长失调控,最终导致CIN进展为宫颈癌。因此阻断HPV16 E7癌蛋白介导的pRb降解有望从根本上阻断HPV16 持续感染导致CIN进展为宫颈癌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3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