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和制备水泥浆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52110.9 | 申请日: | 202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君凡;赵燕奎;张永昇;梁猛;谭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C5/02 | 分类号: | B28C5/02;B28C7/12;B28C7/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甄薇薇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式 水泥浆 混浆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及水泥浆的制备方法,所述混浆器包括进料漏斗、进料阀、密封箱、输入管道、高压水泵和混料管道,进料漏斗设置于密封箱的顶部,进料阀设置于进料漏斗的漏嘴出口处;输入管道的输入端与高压水泵连通,从输入管道连接口沿水平方向伸入密封箱内部;混料管道的输入端沿水平方向伸入密封箱内部;输入管道的直径小于混料管道,输入管道和混料管道的中轴线在水平方向重合,且输入管道的输出端和混料管道的输入端之间留有3‑10cm间隙,上述间隙位于进料漏斗的漏嘴下方。本发明公开的混浆器和制浆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工作效率高;降低了水泥粉产生的灰量对作业人员的呼吸道伤害,降低了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涉及水泥粉、土粉等干粉与水混合搅拌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和制备水泥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口径工程固井作业时制造水泥浆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在现有技术中,搅浆制浆工艺为:通过搅拌池搅拌水泥浆,水泥由人工供给到制浆机;搅拌池上部放置木板,并用铁丝固定,由专人站在木板上利用高压风对泥浆进行搅拌。但是按照现有的传统搅浆工艺进行制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高压风只能使搅拌池内局部清水涌动,池内其他部位的水泥易出现沉淀现象,且随着不断向搅拌池内倒入水泥,会出现搅拌不开、搅拌不均匀现象;二是搅浆时,随着不断向搅拌池内倒入水泥,会时硐室空气中灰量过大,造成视线不佳、呼吸困难现象,且需要人员站在搅拌池上面铺放的木板上作业,有一定安全风险,并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三是搅拌泥浆效率低,费时费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和制备水泥浆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包括进料漏斗、进料阀、密封箱、输入管道、高压水泵和混料管道,所述进料漏斗设置于密封箱的顶部,且与密封箱内部连通;所述进料阀设置于进料漏斗的漏嘴出口处;所述密封箱的一端设置有输入管道连接口,密封箱的另一端设置有混料管道连接口;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入端与高压水泵连接,输入管道的输出端从输入管道连接口沿水平方向伸入密封箱内部,输入管道与输入管道连接口的交界处密封连接;所述混料管道的输入端从混料管道连接口沿水平方向伸入密封箱内部,混料管道与混料管道连接口的交界处密封连接;所述输入管道的直径小于混料管道,输入管道和混料管道的中轴线在水平方向重合,且输入管道的输出端和混料管道的输入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位于进料漏斗的漏嘴下方。
具体地,还包括出料管道、变径转接口和注浆箱,所述出料管道的管径大于混料管道,出料管道的输入端与混料管道的输出端通过变径转接口连接,出料管道的输出端与注浆箱连通。具体地,还包括循环管道、循环高压泵、第一循环阀、第二循环阀和输入管道阀,所述注浆箱上设置有输出口,所述循环管道的输入端与注浆箱输出口连接,循环管道的输出端与输入管道的第三端通过三通连接,所述输入管道的第三端位于输入管道的输入端和输入管道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循环阀设置于循环管道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循环阀设置于循环管道的输出端;所述循环高压泵设置于循环管道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循环管道上;所述输入管道阀设置于高压水泵与三通之间的输入管道上。
具体地,还包括过滤筛,所述过滤筛设置于进料漏斗进料口上方。
具体地,所述进料阀为蝶阀。
具体地,所述输入管道和混料管道为无缝钢管,输入管道的输出端和混料管道的输入端之间留有3-10cm的间隙。
具体地,所述出料管道和循环管道为无缝钢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制备水泥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水泥粉原料加入进料漏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2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