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和制备水泥浆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52110.9 | 申请日: | 202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君凡;赵燕奎;张永昇;梁猛;谭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C5/02 | 分类号: | B28C5/02;B28C7/12;B28C7/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甄薇薇 |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式 水泥浆 混浆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漏斗、进料阀、密封箱、输入管道、高压水泵和混料管道,所述进料漏斗设置于密封箱的顶部,且与密封箱内部连通;所述进料阀设置于进料漏斗的漏嘴出口处;所述密封箱的一端设置有输入管道连接口,密封箱的另一端设置有混料管道连接口;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入端与高压水泵连接,输入管道的输出端从输入管道连接口沿水平方向伸入密封箱内部,输入管道与输入管道连接口的交界处密封连接;所述混料管道的输入端从混料管道连接口沿水平方向伸入密封箱内部,混料管道与混料管道连接口的交界处密封连接;所述输入管道的直径小于混料管道,输入管道和混料管道的中轴线在水平方向重合,且输入管道的输出端和混料管道的输入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位于进料漏斗的漏嘴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管道、变径转接口和注浆箱,所述出料管道的管径大于混料管道,出料管道的输入端与混料管道的输出端通过变径转接口连接,出料管道的输出端与注浆箱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管道、循环高压泵、第一循环阀、第二循环阀和输入管道阀,所述注浆箱上设置有输出口,所述循环管道的输入端与注浆箱输出口连接,循环管道的输出端与输入管道的第三端通过三通连接,所述输入管道的第三端位于输入管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循环阀设置于循环管道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循环阀设置于循环管道的输出端;所述循环高压泵设置于循环管道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循环管道上;所述输入管道阀设置于高压水泵与三通之间的输入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筛,所述过滤筛设置于进料漏斗进料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阀为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道和混料管道为无缝钢管,所述输入管道的输出端和混料管道的输入端之间留有3-10cm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道和循环管道为无缝钢管。
8.一种利用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制备水泥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水泥粉原料加入进料漏斗中;
步骤2:开启进料管道输入端的高压水泵,使高压水流经进料管道进入密封箱内部,并经进料管道的输出端在惯性的作用下射入混料管道的输入端,在此过程中,由于混料管道输入端水流的作用,使混料管道的输入端内部的压力小于密封箱内的压力,由此在混料管道的输入端产生一个向内的吸力;
步骤3:打开进料漏斗漏嘴处的进料阀,水泥粉在吸力的作用下进入混料管道输入端,并在混料管道内与水流混合均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制备水泥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先将水泥粉原料加入到进料漏斗口上方的过滤筛上,进行初步筛分,经过筛分的水泥粉透过过滤筛进入到进料漏斗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任一种利用负压式水泥浆混浆器制备水泥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在混料管中初步混合的水泥浆经变径转接口进入出料管道,并在出料管道中进一步混合后进入注浆箱中,得到初混水泥浆;
步骤5:首先依次关闭进料阀、高压水泵和输入管道阀;然后依次打开第一循环阀和第二循环阀,接着依次开启循环高压泵和进料阀,循环高压泵将注浆箱中的初混水泥浆泵入输入管道中,使初混水泥浆在惯性的作用下射入混料管道的输入端,同时来自进料漏斗漏嘴处的水泥粉原料在混料管道输入端吸力的作用下进入混料管道,初混水泥浆与水泥粉原料在混料管道中混合,并依次经过变径转接口和输出管道,进入注浆箱;
步骤6:循环高压泵将注浆箱中的水泥浆循环泵入输入管道中,使水泥浆依次在混料管道和输出管道中混匀后回到注浆箱,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进料阀的开度往水泥浆中加入水泥粉原料,以调节水泥浆的浓度,直到水泥浆的浓度和混合均匀度达到要求后,依次关闭进料阀、第一循环阀、循环高压泵和第二循环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21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