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加密系统以及偏振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1939.7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3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赵诗华;冯锋;赵贤觉;刘志宏;宋爱华;李亮;蔡亚璇;张慧怡;柏一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B10/40;H04B1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祝乐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加密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加密系统以及偏振加密方法。该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第一通路组件、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加密模块;信号发生器依次通过第一通路组件和第一处理器与第一加密模块的第一控制端电连接;第一通路组件包括:沿第一射电信号传输路径设置的第一信号发射器、第一起偏器、第一检偏器和第一信号接收器;第一检偏器围绕穿过第一检偏器且垂直于第一检偏器所在平面的旋转轴进行旋转;第一处理器,用于将调整后的第一线偏振信号转换为第一电信号,并根据第一电信号,确定第一控制信号;第一加密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目标信息;第一加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自身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通断。该系统能够可视化展示偏振加密技术的原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加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振加密系统以及偏振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偏振加密在通信加密、量子信息领域有重要应用,是当今科研前沿的热点。偏振加密技术主要是利用光波的偏振特性,以特定偏振角度的光束为传输信息进行加密,防止传输的信息被窃取,提升信息传输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
然而,目前的实验教学中,并未有一种能够可视化展示上述偏振加密过程的实验,使得学生难以直观地了解偏振加密的原理。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偏振加密系统以及偏振加密方法,能够可视化展示偏振加密技术的原理。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偏振加密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第一通路组件、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加密模块;
所述第一通路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发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通路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加密模块的第一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通路组件包括:沿第一射电信号传输路径设置的第一信号发射器、第一起偏器、第一检偏器和第一信号接收器;
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第一射电信号;所述第一起偏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射电信号调制为第一线偏振信号;所述第一检偏器围绕穿过所述第一检偏器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检偏器所在平面的旋转轴进行旋转,用于根据旋转角度调整所述第一线偏振信号的强度;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调整后的第一线偏振信号;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线偏振信号转换为第一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确定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加密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目标信息;所述第一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加密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通断。
可选的,所述偏振加密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器,以及与所述第一通路组件并行的第二通路组件;
所述第二通路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发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通路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加密模块的第二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通路组件包括:沿第二射电信号传输路径设置的第二信号发射器、第二起偏器、第二检偏器和第二信号接收器;
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第二射电信号,所述第二起偏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射电信号调制为第二线偏振信号,所述第二检偏器围绕穿过所述第二检偏器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检偏器所在平面的旋转轴进行旋转,用于根据旋转角度调整所述第二线偏振信号的强度,所述第二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调整后的第二线偏振信号;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将所述调整后的第二线偏振信号转换为第二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电信号,确定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加密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通断。
可选的,所述偏振加密系统还包括:第三处理器、第二加密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一通路组件并行的第三通路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1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