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撞击伤害的安全车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6843.1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0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谦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E05C17/28;E05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撞击 伤害 安全 车门 | ||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减少撞击伤害的安全车门,包括车柱和车门,所述车柱和车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车柱和车门之间设有限位杆,所述车门设有带有扭簧的卡轮。该减少撞击伤害的安全车门,在车门开启到到度时会强制产生一个停顿,即可提醒车内乘客观察后方车辆,也可提醒后方车辆即将开门,降低后方车辆撞到车门的概率,而在后方车辆撞到车辆后,驱动件在紧缩气体的作用下,使车门快速打开,使车门迅速脱离撞击车辆,减少冲击力,减少后方车辆摔倒的概率,大大降低了撞击的发生概率和因撞击产生的伤害,其次,在发生撞击后,通过驱动件的紧缩气体主动将门顶开,保证车门和铰链变形后的开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少撞击伤害的安全车门。
背景技术
“开门杀”是很常见的交通事故,当汽车乘客开车门时,若后侧方车辆较近,无法及时避让,就会撞到车门,对于非机动车乘客来说,撞车后摔倒引发的二次事故,具有较大的威胁。
对于“开门杀”,现有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只能通过仔细观察解决,但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巨大以及车内乘客的宽泛性,总会有很多人开车门时不会注意观察后方来车,尽管现有技术存在通过车载传感器和雷达代替乘客观察后方来车,在检测到后方车辆较近时,锁住车门或提醒乘客,以降低“开门杀”发生的几率,但是,此方案即时性和可靠性较低,且使用成本较高,并不适合普及。
其次,在发生较大的事故时,车门变形,很多时候,车门无法及时打开,对被困人员的逃生造成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撞击伤害的安全车门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撞击发生概率并减少撞击发生时的伤害,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撞击伤害的安全车门,包括车柱和车门,所述车柱和车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车柱和车门之间设有限位杆,所述车门设有带有扭簧的卡轮,述限位杆上设有可伸缩的停顿卡块,所述停顿卡块的伸出量大于卡轮的半径,所述卡轮位于车门的一侧设有永磁体,所述停顿卡块的伸缩部设于与其相斥的磁石,所述停顿卡块和限位杆之间设有延时收缩的阻尼,所述停顿卡块朝向车门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停顿卡块的位置对应车门打开3-10度的位置;
所述限位杆通过安装座与车柱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通过拉断螺钉与车柱固定连接,所述车柱固定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通有压缩气体供应装置,所述驱动件通入高压气体时可驱使安装座与车柱脱离。
优选的,所述铰链通过安装座和拉断螺钉与车柱固定连接,所述车柱连接的安装座固定连接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与驱动件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和感应车门被撞击的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数据触发驱动件通气,所述传感器仅在车门开启度大于第一限位位置时才开始工作,所述控制器还可手动一键触发驱动件通气。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距离末端一个限位盒厚度的位置设有卡快,所述限位杆与驱动件连通,并在驱动件通气后将卡快顶出同时限制停顿卡块的缩回。
优选的,所述车柱固定连接有安装套,所述驱动件设于安装套内,所述驱动件的活塞杆底部通过牵引绳与驱动件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的端部设有减速囊,所述减速囊连接的节流喷口。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减少撞击伤害的安全车门,在车门开启到到度时会强制产生一个停顿,即可提醒车内乘客观察后方车辆,也可提醒后方车辆即将开门,降低后方车辆撞到车门的概率,而在后方车辆撞到车辆后,驱动件在紧缩气体的作用下,使车门快速打开,使车门迅速脱离撞击车辆,减少冲击力,减少后方车辆摔倒的概率,大大降低了撞击的发生概率和因撞击产生的伤害。
2、该减少撞击伤害的安全车门,在发生撞击后,车门和铰链变形不易打开时,通过驱动件的紧缩气体主动将门顶开,保证车门的开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谦,未经杨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6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