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4317.1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富;李春晓;马秋香;覃记荣;黄国桂;杨泽华;曹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22 | 分类号: | B60L53/22;B60L53/16;B60L53/66;B60L58/26;B60L58/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许羽冬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国标 欧标双枪 充电 直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装置、国标充电回路和欧标充电回路;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国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国标充电插座和第二国标充电插座;所述欧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所述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欧标充电插座和第二欧标充电插座;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均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装置。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既适用于国标双枪充电,又适用于欧标双枪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珍惜地球上有限的石油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己经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具有零(低)污染物排放、低噪声、能源效率高、维修及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代表了世界汽车发展的方向,但需利用充电机对车载电源进行充电。
在新能汽车充电技术领域仍存在因充电电流小导致充电时间长的问题,该问题也是目前制约电动汽车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电动汽车使用大功率充电技术是充电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中国新能源行业积极开拓国外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所设计的新能源商用车既需满足国际标准充电需求,又需要满足国内标准充电需求,因此需要针对新能源商用车设计新的充电系统以解决国标与欧标充电兼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实现了既适用于国标双枪充电,又适用于欧标双枪充电。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支国标和欧标双枪充电的直流充电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装置、国标充电回路和欧标充电回路;
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同时连接在系统的主回路上;
所述国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和第二国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国标充电插座和第二国标充电插座;
所述欧标充电回路包括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所述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欧标充电插座和第二欧标充电插座;
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均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装置,同时并联连接在所述主回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均通过高压插件和低压插件,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国标充电回路、第二国标充电回路、第一欧标充电回路和第二欧标充电回路上均分别设置有正继电器和负继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回路上设置有MSD和电流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池为单路功率型动力电池或双路功率型动力电池,所述双路功率电池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系统的主回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管理装置连接有液冷回路,所述液冷回路包括液冷装置、液冷高压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所述液冷高压正继电器、液冷装置和主负继电依次串联连接;所述液冷装置的高压接口连接所述电池管理装置,同时连接在所述主回路上;
所述电池管理装置内的BMS控制所述液冷高压正继电器的开合,所述液冷装置控制所述主负继电器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BMS为所述液冷装置供电,并通过控制所述液冷装置的运行控制所述功率型动力电池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
进一步的,在所述BMS中预设所述功率型动力电池的SOC值、温度和充放电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43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