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电机车和单轨吊的物料容器转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9907.5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靳华伟;许虎威;霍环宇;王顺;罗平;王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B66F7/06;B66C11/06;B66C13/08;B66C1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煤矿 井下 机车 单轨 物料 容器 转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电机车和单轨吊的物料容器转载系统,物料容器转载系统包括电机车车厢系统、标准容器、单轨吊承载系统、电机车地面轨道、单轨吊连接机构和单轨吊轨道,电机车车厢系统包括车轮、挂钩、气源动力、升降控制系统、电机车车厢平板、升降机构、平衡弹簧、容器承载平板、上滑轮、上滑道、活动杆件、铰链、下滑道和下滑轮,标准容器包括容器箱体、容器吊耳和容器箱盖,单轨吊承载系统包括气动卡扣模块、电磁阀控制模块和气源动力控制模块。本发明借助煤矿井下常见的风源作为气源动力,实现了物料容器由地面电机车到悬空单轨吊的“地对天”转载,避免了附加动力源,减少了操作人员和转载成本,提高了转运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载系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电机车和单轨吊的物料容器转载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车和单轨吊是煤矿矿井高效生产和辅助运输的重要环节,承担着人员、设备和材料等运输任务。为了提高这些辅助运输设备的智能化转运水平,实现矿井高效生产、少人化和无人化,需要克服不同辅助运输设备之间的物料转载难题。其中,电机车运行轨道在井底地面,而单轨吊运行轨道挂在井底悬空,两者之间的物料容器转载属于“地对空”,在矿井狭小空间上存在空间意义的转载难题。常采用的电动葫芦自动化程度不高,用人较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不能满足煤矿智能化转载的需要,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电机车和单轨吊的物料容器转载系统,借助煤矿井下常见的风源作为气源动力,驱动机械升降结构提升电机车上的标准装载容器,再由气源动力控制单轨吊支撑机构的启闭,实现物料容器由地面电机车到悬空单轨吊的“地对天”转载,避免了附加动力源,减少了操作人员和转载成本,提高了转运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电机车和单轨吊的物料容器转载系统,包括电机车车厢系统、标准容器、单轨吊承载系统、电机车地面轨道、单轨吊连接机构和单轨吊轨道。
所述电机车车厢系统在电机车地面轨道静止后,通过升降带动标准容器升降。
所述标准容器对准单轨吊承载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标准容器的连接部位到达单轨吊承载系统指定部位后,实现落锁,此时电机车车厢系统可下降,标准容器由单轨吊承载系统悬挂承载。
所述单轨吊承载系统为一对,作为独立部件可通过单轨吊连接机构连接于单轨吊。
所述气动卡扣模块可根据标准容器的大小调节间距,以达到适应标准容器的最佳对准位置。
所述电机车车厢系统包括车轮、挂钩、气源动力、升降控制系统、电机车车厢平板、升降机构、平衡弹簧、容器承载平板、上滑轮、上滑道、活动杆件、铰链、下滑道和下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车车厢平板通过车轮运行于矿井地面轨道上,通过挂钩由电机车带动。
进一步的,所述气源动力为煤矿井下常见的能源,多布置在煤矿井下大巷中,通过接口可对接于升降控制系统接口,作为升降控制系统的动力源。
所述气源动力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只需在接口处做好转换和密封处理即可,无需其他防爆和本安设备,节约成本和高效快捷。
所述控制升降机构由活动杆件通过铰链连接,上下都布置有滑轮,上下各一对。
进一步的,所述下滑轮运行在电机车车厢平板中间布置的下滑道上,且一对下滑轮由升降控制系统控制相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滑轮运行在容器承载平板中间布置的上滑道上,且一对上滑轮自由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正常不工作时,处于压缩状态,需要上升时,升降控制系统驱动一对下滑轮向内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理工大学;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9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