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除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8276.5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6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魏佳伟;周威;石耀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禾润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37/10;C08L23/12;C08L23/16;C08L101/00;C08K9/04;C08K3/34;C08J5/18;B29B7/00;B29B9/06;B29C43/14;B29C43/20;B29C45/14;B29C6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马振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装饰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除味方法,包括聚丙烯材料、有机改性蒙脱土材料、导热绝缘材料、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去味外膜材料、相容剂、催化助剂,所述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46‑60%,所述有机改性蒙脱土材料的份额为10‑20%,所述导热绝缘材料的份额为10‑15%,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份额为10‑14%,所述去味外膜材料的份额为8‑12%,所述相容剂的份额为5‑10%,所述催化助剂的份额为3‑9%。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除味方法,设有多种复合材料与去味材料,能够增加材料的使用性能,具有导热绝缘以及耐磨的功能,制备流程更为简单,增强材料的使用强度,还可以有效去除材料的异味,便于汽车更好的进行装饰,更为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除味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复合材料是一种进行汽车装饰的支撑设备,汽车装饰条在汽车中的使用随处可见,在装饰条进行使用的时候,外表面可以采用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防护,免喷涂,更加实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聚丙烯复合材料可能会出现有异味的情况,当作汽车装饰时,效果较差,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制备较为麻烦,复合材料使用性能较差,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除味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除味方法,能够增加材料的使用性能,具有导热绝缘以及耐磨的功能,制备流程更为简单,增强材料的使用强度,还可以有效去除材料的异味,便于汽车更好的进行装饰,更为实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聚丙烯材料、有机改性蒙脱土材料、导热绝缘材料、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去味外膜材料、相容剂、催化助剂,所述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46-60%,所述有机改性蒙脱土材料的份额为10-20%,所述导热绝缘材料的份额为10-15%,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份额为10-14%,所述去味外膜材料的份额为8-12%,所述相容剂的份额为5-10%,所述催化助剂的份额为3-9%。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48%,所述有机改性蒙脱土材料的份额为11%,所述导热绝缘材料的份额为11%,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份额为11%,所述去味外膜材料的份额为9%,所述相容剂的份额为6%,所述催化助剂的份额为4%。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丙烯材料的份额为50%,所述有机改性蒙脱土材料的份额为10%,所述导热绝缘材料的份额为10%,所述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份额为9%,所述去味外膜材料的份额为11%,所述相容剂的份额为5%,所述催化助剂的份额为5%。
一种汽车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除味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材料的准备:准备一定量的聚丙烯材料、有机改性蒙脱土材料、导热绝缘材料、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相容剂、催化助剂,导入指定的量杯内部,开口处的位置采用密封胶条盖合,进行密封存储,备用;
S2:制备去味外膜材料:对去味外膜材料进行制备加工,去味外膜材料包括密封膜、去味剂、雾化萃取剂、抗氧剂、稳定剂、乳酸溶剂,以密封膜为基材,去味剂、雾化萃取剂、抗氧剂、稳定剂、乳酸溶剂混合使用;
S3:材料熔融共混:将聚丙烯材料、有机改性蒙脱土材料、导热绝缘材料、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相容剂、催化助剂依次导入加热共混箱内部,进行高温加热,同时通过电机驱动,进行高速离心搅拌,直至材料之间完全熔融共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禾润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禾润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