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增韧的导热阻燃碳纤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8186.6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石耀琦;魏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禾润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13/00;C08L101/00;C08K7/14;C08K3/04;C08K5/09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马振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导热 阻燃 尼龙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强增韧的导热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包括尼龙材料、玻璃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增强材料、阻燃剂与相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材料的份额为48-62%,所述玻璃纤维材料的份额为15-22%,所述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0-18%,所述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的份额为6-12%,所述增强材料的份额为5-16%,所述阻燃剂的份额为3-9%,所述相容剂的份额为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的导热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材料的份额为49%,所述玻璃纤维材料的份额为16%,所述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1%,所述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的份额为6%,所述增强材料的份额为10%,所述阻燃剂的份额为3%,所述相容剂的份额为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的导热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材料的份额为51%,所述玻璃纤维材料的份额为17%,所述石墨烯材料的份额为10%,所述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的份额为7%,所述增强材料的份额为7%,所述阻燃剂的份额为4%,所述相容剂的份额为4%。
4.一种增强增韧的导热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材料的准备:准备一定量的尼龙材料、玻璃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阻燃剂与相容剂,分别导入指定的带有刻度的容器中进行密封保存,备用;
S2:制备尼龙增强材料: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热固性树脂增强材料、增强剂、乳化剂、分散剂、调节剂与硬脂酸钠,所述增强材料以热固性树脂增强材料为基材,增强剂、乳化剂、分散剂、调节剂与硬脂酸钠混合使用;
S3:材料的混合:将尼龙材料、玻璃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阻燃剂与相容剂依次导入搅拌装置内部,进行配比,先导入专用的配比量杯中,再由两杯导入装置,依次进行,导入完毕后进行高速搅拌并高温加热熔融;
S4:增强材料混合:制备好尼龙增强材料,将尼龙增强材料导入配比的量杯中,进行配比,导入搅拌装置内部,与尼龙材料、玻璃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阻燃剂和相容剂之间进行高温搅拌混合;
S5:材料浸渍:将混合后的尼龙复合材料导入浸渍模具的内部,等待一端时间,使材料之间充分浸渍,进行冷却;
S6:材料成型:将浸渍且冷却后的材料导入层压机的压合模具内部,通过层压机进行压合成型操作,可根据使用要求旋转不同形状,出料后进行定型操作,增强增韧的导热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制备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的导热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热固性树脂增强材料的份额为60-70%,所述增强剂的份额为5-12%,所述乳化剂的份额为4-10%,所述分散剂的份额为3-9%,所述调节剂的份额为4-11%,所述硬脂酸钠的份额为3-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的导热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增强材料的份额为62%,所述增强剂的份额为11%,所述乳化剂的份额为7%,所述分散剂的份额为6%,所述调节剂的份额为8%,所述硬脂酸钠的份额为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的导热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增强材料的份额为65%,所述增强剂的份额为10%,所述乳化剂的份额为6%,所述分散剂的份额为7%,所述调节剂的份额为9%,所述硬脂酸钠的份额为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的导热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进行高温熔融搅拌操作,高温温度控制为200-240摄氏度,搅拌速度为2000-2500r/min,加热搅拌时间为8-16min,所述S5步骤中浸渍时间为50-7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禾润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禾润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1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