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构视觉防错相机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4824.7 | 申请日: | 2021-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9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廖益丰;唐小凤;周祖鹏;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1/14 | 分类号: | F16M11/14;F16M11/08;F16M11/10;F16M11/12;F16M11/22;G03B15/03;G03B17/5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郑华海 |
地址: | 5456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重构 视觉 相机 支架 | ||
1.一种可重构视觉防错相机支架,包括龙门结构的主体支架(1)以及连接在主体支架(1)上的视觉防错相机(2),所述主体支架(1)包括第一横杆(12)、第二横杆(13)和两根竖杆(11),两根竖杆(11)竖直设置并相互平行,第一横杆(12)水平设置且第一横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杆(11)的上端连接形成龙门结构,第二横杆(13)水平设置在第一横杆(12)下侧且第二横杆(13)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杆(11)连接,所述两根竖杆(11)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滑槽(111);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防错相机(2)通过相机连接机构与主体支架(1)连接,所述主体支架(1)靠下端处还设有用于提高主体支架(1)稳定性的双曲柄滑块机构;
所述相机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球面副(21)、第一连接支座(22)、第二连接支座(26)、第三连接支座(24)、X光轴(27)、Y光轴(25)、Z光轴(23)和两个光轴支撑座(28),所述视觉防错相机(2)的底部通过连接球面副(21)与第一连接支座(22)连接;所述Z光轴(2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支座(22)连接形成圆柱副,Z光轴(23)远离第一连接支座(2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支座(26)连接形成圆柱副;所述第二连接支座(26)还与Y光轴(25)的一端连接形成圆柱副,且Y光轴(25)与Z光轴(23)相互垂直,Y光轴(25)远离第二连接支座(26)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支座(24)连接形成圆柱副,第三连接支座(24)还与X光轴(27)的一端连接形成圆柱副,且X光轴(27)与Y光轴(25)相互垂直,所述X光轴(27)水平设置且X光轴(27)远离第三连接支座(24)的一端通过两个光轴支撑座(28)与主体支架(1)的两根竖杆(11)连接;
所述双曲柄滑块机构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曲柄滑块组件和第二曲柄滑块组件,第一曲柄滑块组件和第二曲柄滑块组件分别连接在主体支架(1)的两根竖杆(11)上,所述第一曲柄滑块组件包括固定铰座Ⅰ(42)、第一连杆Ⅰ(41)、第二连杆Ⅰ(43)、滑动铰座Ⅰ(44)、第三连杆Ⅰ(45)、第四连杆Ⅰ(46)、底部支撑杆Ⅰ(47)和底部铰座Ⅰ(48),第二曲柄滑块组件包括固定铰座Ⅱ(52)、第一连杆Ⅱ(51)、第二连杆Ⅱ(53)、滑动铰座Ⅱ(54)、第三连杆Ⅱ(55)、第四连杆Ⅱ(56)、底部支撑杆Ⅱ(57)和底部铰座Ⅱ(58);所述固定铰座Ⅰ(42)和固定铰座Ⅱ(52)分别套设在竖杆(11)外侧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第二横杆(13)下方,且固定铰座Ⅰ(42)和固定铰座Ⅱ(52)的高度一致;所述滑动铰座Ⅰ(44)和滑动铰座Ⅱ(54)分别滑动套设在竖杆(11)外侧并分别位于固定铰座Ⅰ(42)和固定铰座Ⅱ(52)下方,所述底部铰座Ⅰ(48)和底部铰座Ⅱ(58)分别套设在竖杆(11)外侧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对应的竖杆(11)底部;所述第一连杆Ⅰ(41)一端与固定铰座Ⅰ(42)铰接连接,第一连杆Ⅰ(41)远离固定铰座Ⅰ(42)的一端与第二连杆Ⅰ(43)铰接连接,第二连杆Ⅰ(43)远离第一连杆Ⅰ(41)的一端与滑动铰座Ⅰ(44)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Ⅱ(51)一端与固定铰座Ⅱ(52)铰接连接,第一连杆Ⅱ(51)远离固定铰座Ⅱ(52)的一端与第二连杆Ⅱ(53)铰接连接,第二连杆Ⅱ(53)远离第一连杆Ⅱ(51)的一端与滑动铰座Ⅱ(54)铰接连接,且第一连杆Ⅰ(41)、第二连杆Ⅰ(43)与第一连杆Ⅱ(51)、第二连杆Ⅱ(53)对称设置在两根竖杆(11)之间,当第一连杆Ⅰ(41)和第一连杆Ⅱ(51)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连杆Ⅰ(41)和第一连杆Ⅱ(51)的端部相互对接;所述第三连杆Ⅰ(45)一端与滑动铰座Ⅰ(44)铰接连接,第三连杆Ⅰ(45)远离滑动铰座Ⅰ(44)的一端与第四连杆Ⅰ(46)铰接连接,第四连杆Ⅰ(46)远离第三连杆Ⅰ(45)的一端与底部支撑杆Ⅰ(47)铰接连接,底部支撑杆Ⅰ(47)远离第四连杆Ⅰ(46)的一端与底部铰座Ⅰ(48)铰接连接,且第三连杆Ⅰ(45)和第四连杆Ⅰ(46)位于竖杆(11)的前侧面;所述第三连杆Ⅱ(55)一端与滑动铰座Ⅱ(54)铰接连接,第三连杆Ⅱ(55)远离滑动铰座Ⅱ(54)的一端与第四连杆Ⅱ(56)铰接连接,第四连杆Ⅱ(56)远离第三连杆Ⅱ(55)的一端与底部支撑杆Ⅱ(57)铰接连接,底部支撑杆Ⅱ(57)远离第四连杆Ⅱ(56)的一端与底部铰座Ⅱ(58)铰接连接,且第三连杆Ⅱ(55)和第四连杆Ⅱ(56)位于竖杆(11)的后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48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