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测量导管埋深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6056.0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何;吴启红;董建辉;谢飞鸿;刘畅;谭骏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18 | 分类号: | G01B21/18;E02D33/00;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晓婷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测量 导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测量导管埋深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自动测量导管埋深的方法包括:在沿导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应变线,并将应变线连接到处理器,在处理器上实时监测应变线整个长度上的受力曲线;将导管插入钻孔中,并通过导管向钻孔中灌注混凝土;根据受力曲线,确定应变线上混凝土与泥水的分界位置;根据混凝土与泥水的分界位置,确定导管的埋深。该自动测量导管埋深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灌注过程中实时自动监测导管的埋深,操作简单,检测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测量导管埋深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越来越多,提高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施工质量是确保桥梁基础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钻孔灌注桩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是成桩的关键环节,导管法为目前比较常用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技术。
相关现有技术中,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时导管埋入过深,容易导致灌注混凝土不畅,向上顶托不均匀,包裹部分杂质,而影响桩基的灌注质量;导管埋深过小,则会因为顶托混凝土在顶托时很快接触水面,而容易造成混凝土涉水过多的现象,也对灌注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般会对导管的埋深进行测量,在现阶段,导管埋深测量多为在灌注一定量混凝土后将导管提起,由人工测量埋设深度。但是,此方法操作费时,且在提导管过程中存在导管埋深过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自动测量导管埋深的方法和装置,其能够在灌注过程中实时自动监测导管的埋深,操作简单,检测精准。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测量导管埋深的方法,自动测量导管埋深的方法包括:
在沿导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应变线,并将应变线连接到处理器,在处理器上实时监测应变线整个长度上的受力曲线;
将导管插入钻孔中,并通过导管向钻孔中灌注混凝土;
根据受力曲线,确定应变线上混凝土与泥水的分界位置;
根据混凝土与泥水的分界位置,确定导管的埋深。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受力曲线,确定应变线上混凝土与泥水的分界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受力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受力曲线上的突变点;
根据突变点,确定应变线上混凝土与泥水的分界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应变线在钻孔中的泥水中的部分对应的受力曲线的表达式为:
F1=ρ1gh1
其中,F1为导管在泥水中深度为h1的位置的受力值,ρ1为泥水的密度,h1为导管在泥水中的深度,0≤h1≤H1,H1为泥水的总深度;
应变线在钻孔中的混凝土中的部分对应的受力曲线的表达式为:
F2=ρ1gH1+ρ2gh2
其中,F2为导管在混凝土中深度为h2的位置的受力值,ρ2为混凝土的密度,h2为导管在混凝土中的深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受力曲线上的突变点对应应变线上受力值为ρ1gH1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6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