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23383.0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0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豆伟;胡咪咪;冯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新意达建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10;C04B111/2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抗冻混凝土原料包括水泥210‑320份;粗骨料760‑900份;细骨料520‑660份;减水剂6‑8份;填料20‑38份;水120‑180份;所述填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α氧化铝15‑3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0.3‑0.6份;重烷基苯磺酸钠0.7‑1.4份;乙二醇4‑6份;其制备方法为:S1:将α氧化铝、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重烷基苯磺酸钠、乙二醇混合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得到填料;将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减水剂混合搅拌,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拌合物;S2:将第一拌合物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拌合物;S3:将填料加入第二拌合物内充分搅拌,制得抗冻混凝土。本申请的抗冻混凝土,其具有抗冻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混凝土现在也是各种建筑的首选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材料质量以及施工技术水平都在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需求。其中的由环境恶劣所引起的环境温度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人类。
在申请号为201410593634.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坍塌高强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组份的组分:碎石、砂、水泥、水适量、玄武岩纤维、硅酸铝纤维、矿渣、防坍塌助剂;其中防坍塌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羧酸系减水剂、纤维素接枝壳聚糖、粉煤灰、硅烷偶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碳化硅、膨胀珍珠岩粉、明胶粉。其用玄武岩纤维、硅酸铝纤维、矿渣同时使用,提高了混凝土的耐压强度、粘结强度和耐火性等。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虽然上述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压强度以及粘结强度等,但是在北方的寒冷地区使用时,在低温的条件下,由于混凝土的抗冻性较差,混凝土中的水分就会冻结,冻结之后的体积增大使得混凝土结构早到破坏,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等。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冻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冻混凝土,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水泥210-320份;
粗骨料760-900份;
细骨料520-660份;
减水剂6-8份;
填料20-38份;
水120-180份;
所述填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α氧化铝15-30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0.3-0.6份;
重烷基苯磺酸钠0.7-1.4份;
乙二醇4-6份;
所述填料的原料重量份以混凝土为基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可使得混凝土中形成细小的圆形封闭气孔,提高混凝土内的流动性,减少拌合物的离析和泌水,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以及抗冻性能,且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具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优异的耐钙、抗硬水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与重烷基苯磺酸钠配合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起泡性能好,使得产生的气泡的混凝土内更加均匀,使得混凝土中的平均空隙间距减小,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乙二醇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配合使用,可改变混凝土液相浓度,降低冰点,保证混凝土在负温下有液相存在,使得水泥能继续水化,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α氧化铝可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冷热疲劳性、断裂韧性、抗蠕变性能等,减少外界水的渗入,进而减少混凝土内的可冻水,因此,使得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新意达建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新意达建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3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