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话接听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0617.8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姚一鸣;徐亮;卢宁;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63 | 分类号: | H04M1/663;H04M1/72484;H04M1/72433;H04M1/72448;G10L15/18;G10L15/26;G10L25/63;H04W12/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之律师事务所 31378 | 代理人: | 冯华 |
地址: | 518066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话 接听 方法 系统 介质 电子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智能电话接听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终端,方法包括:代接未知来电,获取未知来电的主叫方的通话语音;将通话语音输入预设的语音语义识别模型进行语义识别,获取语义识别结果;将语义识别结果输入预设的类别数据库进行类别匹配,确定来电类别;将通话语音和语义识别结果输入预设的情绪识别模型进行情绪识别,获取目标情绪识别结果;利用来电类别和目标情绪识别结果,获取当前的未知来电的重要程度;根据通话语音、目标情绪识别结果和预设的欺诈值获取规则,确定当前未知来电的欺诈值;根据重要程度、欺诈值和预设的通话策略匹配规则,匹配并执行相应的通话策略,能够对新出现的骚扰电话进行较有效的隔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话接听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终端。
背景技术
自电话发明以来,推销、欺诈、骚扰等电话变络绎不绝,形式也层出不穷。现有市场上的“手机管家”等智能电话接听助手大多采用大量客户在接听后标定的骚扰电话数据库,加上电话归属地、号码黑名单等信息对来电进行一刀切的屏蔽方式。
然而,这种方法不能较有效地隔绝新出现的推销,欺诈、骚扰等电话,如人工智能推销客服电话等,给用户带来不便,不能较好地对新出现的电话进行智能分类、重要程度排序和欺诈值分析,且由于用户的使用场景不同,对于骚扰电话的定义、范围、判定标准和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传统一刀切的方法无法有效的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用户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话接听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较有效的隔绝新出现的骚扰电话,且不能较好地对新出现的电话进行智能分类、重要程度排序和欺诈值分析,以及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电话接听方法,包括:
代接未知来电,获取所述未知来电的主叫方的通话语音;
将所述通话语音输入预设的语音语义识别模型进行语义识别,获取语义识别结果;
将所述语义识别结果输入预设的类别数据库进行类别匹配,确定来电类别;
将所述通话语音和所述语义识别结果输入预设的情绪识别模型进行情绪识别,获取目标情绪识别结果;
利用所述来电类别和目标情绪识别结果,获取当前的未知来电的重要程度;
根据所述通话语音、目标情绪识别结果和预设的欺诈值获取规则,确定当前的未知来电的欺诈值;
根据所述重要程度、欺诈值和预设的通话策略匹配规则,匹配并执行相应的通话策略,完成智能电话接听。
可选的,获取所述未知来电的主叫方的通话语音的步骤包括:
当代接所述未知来电时,发出通话语音采集指令;
根据所述通话语音采集指令和预设的问答模式,进行通话问答,所述问答模式包括:智能问答模式和预设问答模式,所述智能问答模式为:利用预先训练好的智能问答模型,进行通话问答,所述预设问答模式为:根据预设的标准问题,进行通话问答;
通话问答过程中,采集所述未知来电的主叫方的通话语音。
可选的,所述类别数据库包括:类别词汇和类别标签,所述类别词汇和类别标签相对应;
对所述语义识别结果中的语义标签进行关键词提取,获取语义关键词;
将所述语义关键词输入所述类别数据库与类别词汇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匹配度;
根据所述匹配度,确定对应的类别标签,进而确定所述未知来电的来电类别。
可选的,将所述通话语音和所述语义识别结果输入预设的情绪识别模型进行情绪识别,获取目标情绪识别结果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