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无线耳机及其降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0338.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7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童伟峰;张亮;王治聪;李倩;徐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夏东栋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主动 功能 无线耳机 及其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无线耳机及其降噪方法,属于耳机技术领域。耳机包括耳内麦克风、扬声器、前馈滤波器和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耳机入耳或者要打开主动降噪的情况下,确定播放的提示音和采集的提示音的相关参数,和/或确定采集的提示音的能量参数,作为当前的第一参数;基于当前的第一参数及预先确定的第一参数与前馈滤波器的滤波器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前馈滤波器的当前滤波器参数。如此,通过提示音能够快速地来确定前馈滤波器的当前滤波器参数,使得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受到稳定的降噪效果,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无线耳机及其降噪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耳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传统有线耳机通过导线连接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但限制佩戴者的行动,尤其在运动场合十分不便。同时,耳机线的缠绕、拉扯以及听诊器效应都影响用户体验。普通蓝牙耳机取消了耳机和无线主机之间的连线,但左右耳之间仍然存在连线。主动降噪耳机也逐渐走到人们生活中,可以让人们在嘈杂环境中得到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其原理是通过耳机主动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声波(前馈)或者在声音通路上加上反馈的声学通路(反馈)来减少人耳听到的噪音。
目前,耳机的主动降噪方法多为用户根据噪声场景来选择滤波系数,噪声场景可以包括飞机、餐厅、地铁、街道等。用户通过选择不同的噪声场景来为耳机设置一组固定的降噪系数,例如前馈滤波系数和反馈滤波系数。当用户在多个场景之间进行切换时,需要多次选择场景来调整降噪系数,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即便在同一场景中,噪声情况也并不一致,例如上下班高峰时期的地铁和深夜的地铁具有完全不同的噪声强度,对不同时段的地铁场景使用同样的降噪系数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耳机的降噪效果受不同佩戴方式以及耳道结构的影响较大。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耳道结构,而不同的佩戴方式将使得耳机与人耳之间形成不同的相对位置,其产生的空隙对噪声的影响以及对耳内回声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用户使用同一款耳机,该用户每次佩戴耳机时,耳机在人耳中所处的位置也不完全一致,此时需要快速地确定前馈滤波器的当前滤波系数。显然,现有的耳机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提供了本公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无线耳机,通过提示音能够快速地来确定前馈滤波器的当前滤波器参数,使得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受到稳定的降噪效果,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包括耳内麦克风、扬声器、前馈滤波器和控制器,扬声器被配置为在耳机入耳或者要打开主动降噪的情况下,播放提示音;所述耳内麦克风被配置为在耳机入耳或者要打开主动降噪的情况下,采集提示音;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耳机入耳或者要打开主动降噪的情况下,确定播放的提示音和采集的提示音的相关参数,和/或确定采集的提示音的能量参数,作为当前的第一参数;基于当前的第一参数及预先确定的第一参数与所述前馈滤波器的滤波器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所述前馈滤波器的当前滤波器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无线耳机的降噪方法,所述无线耳机包括耳内麦克风、扬声器、前馈滤波器和控制器,所述降噪方法包括在耳机入耳或者要打开主动降噪的情况下,由扬声器播放提示音,由耳内麦克风采集提示音;由控制器确定播放的提示音和采集的提示音的相关参数,和/或确定采集的提示音的能量参数,作为当前的第一参数;由控制器基于当前的第一参数及预先确定的第一参数与所述前馈滤波器的滤波器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所述前馈滤波器的当前滤波器参数;以及前馈滤波器根据确定的当前滤波器参数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压铆机
- 下一篇:一种面向机场终端区的宏观仿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