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作生态浮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0323.5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5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章烨;辛立勋;唐利;孟祥鑫;何晓颖;陈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琸源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农林 废弃物 制作 生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作生态浮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浮板单元;S1.1、收集秸秆或植物杆,除去秸秆或植物杆中的髓芯后,通过自然晾晒或烘干进行干燥;S1.2、对秸秆或植物杆进行整理,采用草帘编织的方法编织成的浮板单体,将浮板单体按照编织方向交错的方式进行叠置,将相邻的浮板单体通过胶粘剂进行连接,形成浮板中间体;S1.3、用热压机对浮板中间体进行压制;S1.4、采用打孔设备对浮板单元进行均匀打孔,形成种植孔;S2、对浮板单元进行捆绑;S3、制作菌棒载体;S4、悬挂菌棒载体;将菌棒载体悬挂于悬挂节点处;S5、安装生态浮床。本发明制作的生态浮床结构简单,可通过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工序简单,施工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作生态浮床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化学品投入逐年增加,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低、种养殖废弃物处理滞后,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农田是最大的农业面源,2017年,农业种植产生的水污染物排放量中,氨氮、总氮、总磷分别占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量的38%、51%、36%。经农业灌溉、汛期地表径流等产生的农田退水则是水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形式,其含有较高浓度的氮、磷、矿质等养分及少量有机物,这些污染物质易流入农田周边水系进而污染水体,形成水体富营养化。
生态浮床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含量的人工浮岛。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指标,同时可对藻类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由于生态浮床还具有美化景观的效果,近年来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城镇河流、湖泊、池塘等污染水体,但鲜有其对受农业面源污染的农村水体治理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生态浮床技术虽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治理中的一项常用技术措施,但其常规形式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1、浮板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浮板、聚苯乙烯发泡板等,框架材料为聚乙烯管,这些塑料材质具有结构稳定、坚固耐用、浮力大等优点,但其难以降解,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且易造成“视觉污染”。2、浮床的载体需由多个浮板单元组连接,再用框架在浮床四周进行加固,组装操作较为繁琐。3、浮板多用作固定植物的载体,冬季植物枯萎后浮板裸露,对于水体基本无直接净化作用。4、在低温区域或环境下,浮板对植物无保温作用;在低污染水体中,浮板对植物初期生长无积极作用。5、仅利用植物的同化能力以及其根系上微生物膜的生物降解作用,对水体水质净化的效果欠佳。6、富营养化水体具有低碳氮比的特点,要实现较好的脱氮效果,往往需要补充额外碳源,而投加甲醇、乙酸、葡萄糖、面粉等有机化合物费用高、污染风险大,无法在河湖中实施等。如何实现浮床各组件的净水多功性以及加强净化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2017年我国秸秆产生量为8.05亿吨,部分未被利用的秸秆,随意丢弃或露天焚烧,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少量矿物质及水,且其容积相对密度低、堆体孔隙率大等优点。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综上,探索利用就地取材的农林废弃物制作生态浮床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可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型思路,也可为其他“以废治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作生态浮床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差、农林废弃物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作生态浮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浮板单元;
S1.1、收集秸秆或植物杆,除去秸秆或植物杆中的髓芯后,通过自然晾晒或烘干进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琸源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琸源水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