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队汇入智能网联专用道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8605.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董长印;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刘莎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队 汇入 智能 专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车队汇入智能网联专用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智能网联车队交通流信息,所述智能网联车队包括待汇入智能网联专用道的目标车队A以及智能网联专用道内构成前向间隙、中间间隙、后向间隙的B、C、D、E四个车队,其中车队B、车队C、车队D、车队E由下游往上游排序;所述智能网联车队交通流信息包括:目标车队A的头车前保险杠坐标XAL、尾车的后保险杠坐标XAF、车头时距TA、行驶速度VA和车辆数目NA;车队B、车队C、车队D、车队E的头车前保险杠坐标XBL、XCL、XDL、XEL,尾车后保险杠坐标XBF、XCF、XDF、XEF,行驶速度VB、VC、VD、VE;智能网联车队的舒适加速度aac和舒适减速度ade;智能网联车队内智能车辆长度Lveh;
(2)计算目标车队A头车到达智能网联专用道内前向间隙的时间tAB,并预测前向间隙的最大汇入容量NA_BC;所述前向间隙的最大汇入容量NA_BC为:
式中LBC为目标车队A头车到达智能网联专用道内前向间隙时车队B和车队C之间的距离,LBC=XBF-XCL+(VB-VC)tAB;SBA为车队A头车与车队B尾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BA=VA·ΔtF;SAC为车队A尾车与车队C头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AC=VC·ΔtL;ΔtF、ΔtL为后安全时距和前安全时距;
(3)确定智能网联专用道内中间间隙的最大汇入容量NA_CD;所述智能网联专用道内中间间隙的最大汇入容量NA_CD,其计算方法为:
式中LCD为当前车队A头车到达智能网联专用道内前向间隙时车队C和车队D之间的距离,LCD=XCF-XDL+(VC-VD)tAC;SCA为车队A头车与车队C尾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CA=VA·ΔtF;SAD为车队A尾车与车队D头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AD=VD·ΔtL;tAC为当前车队A头车到达智能网联专用道内中间间隙的时间,TLC为智能网联车队内智能车辆换道过程平均时长;
(4)若目标车队A车辆数目NA≤NA_BC,则目标车队A沿车流方向汇入智能网联专用道内前向间隙;若NA_BC+NA_CD≥NA>NA_BC,则目标车队A沿车流方向依次汇入智能网联专用道内前向间隙NA_BC辆车和中间间隙NA-NA_BC辆车;若NA>NA_BC+NA_CD,则进入步骤(5);
(5)计算目标车队A中第NA_BC+NA_CD+1辆车到达智能网联专用道内后向间隙的时间tAD,并预测后向间隙的最大汇入容量NA_DE;所述后向间隙的最大汇入容量NA_DE为;
式中LDE为当前车队A头车到达智能网联专用道内前向间隙时车队D和车队E之间的距离,LDE=XDF-XEL+(VD-VE)tAD;SDA为车队A头车与车队D尾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DA=VA·ΔtF;SAE为车队A尾车与车队E头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AE=VE·ΔtL;
(6)若NA-NA_BC-NA_CD≤NA_DE,则目标车队A沿车流方向依次汇入智能网联专用道内前向间隙NA_BC辆车、中间间隙NA_CD辆车和后向间隙NA-NA_BC-NA_CD辆车;若NA-NA_BC-NA_CD>NA_DE,则目标车队A沿车流方向依次汇入智能网联专用道内前向间隙NA_BC辆车、中间间隙NA_CD辆车和后向间隙NA_DE辆车,剩余NA-NA_BC-NA_CD-NA_DE辆车继续保持原有状态匀速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86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